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1651年,英国议会订立《航海条例》

1846年,英国皮尔保守党政府废除了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

1849年,英国罗素辉格党内阁政府废除《航海条例》

(二)1776年3月《国富论》出版,引起大众的广泛讨论,影响遍及欧美地区,亚当·斯密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三)1860年英国与法国拟定了《英法商约》,约定两国互减关税,随后英国与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德意等国缔结关税同盟条约。

材料二: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与金融会议(44个国家参加,包括中国在内)建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贸易组织。

1947年10月《关税与贸易总协立》达成,1948年1月1日临时生效。

(二)

(三)从2018年2月下旬到2019年2月24日,中美两国就贸易平衡问题已举行了多达七轮双边高级别磋商。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英国经济调整的背景及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中的部分说明二战后世界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二中的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说明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与贸易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和形势。
2019-03-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上饶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要求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冲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各种贸易壁垒,形成一种“无国界经济”和全球化的贸易,这就使得主权国家的“经济国界”弹性越来越大,“行政国界”的作用越来越模糊。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对向全球性市场开放其经济的压力和发展机遇,越来越难以依靠关税和配额限制等传统手段保护本国经济。这说明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B.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主权面临严重挑战
C.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市场力量的全球扩张制约国家权力边界
3 . 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其中包括原八国集团,十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自亚非美澳四大洲)以及欧盟。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材料反映了
A.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
B.冷战思维不复存在
C.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
D.世界多极格局形成
2019-03-03更新 | 1186次组卷 | 20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急剧攀升,为支付债务利息,被迫降低社会支出和进口,这又导致了失业率的提高:主要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1979年为5%,1983年为8.3%,1995年为11.3%。这突出表明
A.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加深
B.西方滞胀源于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
C.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
D.国际经济秩序依然由发达国家主导
2019-02-20更新 | 581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近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股票价格自5月以来,下跌了近三分之二。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B.经济全球化使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C.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D.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认为:"20世纪前半期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一条能有效分割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无情的市场逻辑,使商业利益逐渐控制了社会。自由市场原则摧毁了彼此负责的社会关系……最终使市场变成了强权国家的附属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市场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B.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主义意识
C.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人类的公共价值观D.自由市场原则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美国媒体称,今天的美国民族主义者……认定是它(全球化)掏空了美国的工业核心。不管正确与否,他们关注的是生活和生计在很多情况下也已被掏空的美国公民。于是,一股强劲的贸易保护主义潮流席卷全国,奉行全球主义的精英落荒而逃。该言论反映了美国
A.一直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B.工业的发展受到全球化的打击
C.公民大多是民族主义者
D.中下层民众是全球化的牺牲品
8 . 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加强全球的治理
B.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间政治冲突
D.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2019-01-14更新 | 1384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4至1975年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之。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6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46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共同体成员国。”这表明
A.世界各国试图摆脱经济发展中的困境
B.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
C.欧共体成员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
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2018-11-01更新 | 25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零班、培优、补习班)

10 . 阅读下表相关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描述结果
1947-1991美苏冷战二战结束后,苏联国际威望空前提高,面对实力强大,美苏意识形态相异的苏联,美国发动“冷战”,“倾其所有,冷战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对苏联进行全方位打压和遏制,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外因。1991底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1985-1995美日金融战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主国。巨资购买美国国债,成为美国的最大债主,日本人陶醉于敢于说“不”的时候,美国对日本打响金融阻击战,通过广场协议等逼迫日元升值,从1985年9月-1995年4月,美元兑日无汇率由1:240变成1:79。日本妥协,美国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美国去了。日本经济开始长期停滞。
2018.3-至今中美贸易战①2017年全球GDP总计80.68万亿美元,美国排名第一,GDP总量为19.39万亿美元,中国以12.24万亿美元GDP紧随其后。②美国2017年商品贸易逆差总额总额为7960亿美元,其中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750亿美元,占中美总贸易的47%。
③2018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明确定位为竞争对手2018年3月23日0时许,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4月4日,中国发布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中国对原产于美国106项商品加征关税。
正在进行

据上表提供的两条或三条信息,围绕“大国政治(经济)博弈”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09-26更新 | 31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科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