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二战后,先后赢得独立的许多非洲国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对原殖民主义遗留经济结构的改造采取温和措施。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处于经济滞胀中的西方国家压低非洲农矿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加上其它一些因素,导致非洲经济发展出现严重问题。这说明非洲国家要发展必须
A.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B.结束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合作
C.彻底重建独立后的经济结构D.成立经济合作组织共谋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贸易、金融等行业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和工作,成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这表明
A.跨国公司孕育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B.知识经济推动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
C.经济全球化改变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
D.科技创新加剧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
2022-06-28更新 | 365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年,曾经的全球化旗手——美英等“盎格鲁-撒克逊式”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国家却成为新一轮逆全球化的始作俑者。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潮的产生与蔓延揭示出发达国家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国内利益冲突和社会分裂。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英美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受害者B.经济全球化不再是世界潮流
C.发达国家已丧失经济发展优势D.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曲折性
4 . 自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同时出现了反全球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首创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召集工人。根据韦奇伍德的指示,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和生产工序,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不同工种分配在不同车间。共雇佣278名工人……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工人进厂后,监工为工人分配任务,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给予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3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36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关贸总协定签署
1956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材料三   令人震惊和值得的深思的是西方国家既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又是反全球化的主阵地,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主要群体是担心失业,担心丧失福利,害怕经济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

——王晓梅《西方国家弱势群体“反全球化”的根源》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部分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由民间变为政府牵头,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都说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成为反对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姜少敏《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过程、现状与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并指出影响这些变化的重大事件或现象。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方国家“反全球化”力量的变化和原因,据此谈谈你对“反全球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对俄罗斯进行严厉制裁,但欧盟内部对是否追随美国对俄实施能源禁运一直未能达成共识。部分成员国要求实施禁运,但匈牙利等国明确表示反对,并指出能源禁运导致成本增加将会摧毁欧洲经济。据此可知
A.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经济依赖性加强
B.欧盟内部对俄乌冲突问题存在分歧
C.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
D.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欧盟的严峻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1世纪初,法国政府每年要花费30亿美元,聘用1.2万名官员,以保护和发扬法国文化;西班牙、韩国、巴西的电影院上映影片都有“当地含量”的规定。这在客观上反映出(       
A.文化多样性面临巨大的挑战B.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全球盛行
C.发展中国家的主权遭到冲击D.全球化不利于世界文化交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简表(部分)

年代石油工业的重大发展
19491952燃料工业部成立,确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1952年底生产人造石油(油母页岩油)达24万吨,为1949年的3.6倍。
19531959党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地勘察天然石油资源”,陆续发现克拉玛依等31个油田和12个气田,1959年全国石油产量达373.3万吨。
19601977燃料工业部改组为石油工业部,建成大庆、大港、胜利等大型油田,原油产量提高,并向日本等国出口创汇。
1978—今天先后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在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稠油热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石油需求量和进口量猛增,至202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成为一项迫切的工作。

——据《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我国存在的能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材料二   19736月,石油输出国组织(0PEC)决定将原油价格提高70%,并以每月5%的速度逐步递减产量。这次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并持续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期间,不论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得不面临“工业贫血”的困境。尼克松政府交替使用紧缩和赤字财政的政策都回天乏术,而勃列日涅夫则更加笃信苏联体制能克服能源危机……中国,则悄无声息地拉开了一道大幕,震惊了世界。

——据殷建平《上世纪70年代两次中东石油危机给我们的警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能源危机诱因下,中国、美国、苏联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应对能源安全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2022-05-31更新 | 280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2009~2010年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比较图。它反映出
A.新兴经济体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C.经济全球化避免了各国经济失控风险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2022-05-31更新 | 473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全球化,也就是经世界经济一体化,它是一个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时间阶段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联系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早期殖民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徐蓝《后冷战国际关系发展轨迹》

提取表格中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有学者认为,后“冷战”时代,美国模式的全球化是不受约束的自由放任的全球化,它导致了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给人类生产也带来了生态、气候、环境和过度开发等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该学者所述
A.说明全球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B.表明美国已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C.客观上要求增强人类共同治理全球意识
D.体现出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2022-05-30更新 | 759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