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智者们认为“自然”与“人定法”的对立是可以消除的,消除的途径是人定法的制定应当根据理性、自然,立足于人的本性。因此,智者们并不一味反对法律(人定法),也冷静地思考“公民不得违背他们所在国家的法律,同样是正义的要求”。由此可知智者学派主张
A.法律应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尺度B.一切法律的约束力都是相对的
C.解释法律起源但不评估法律价值D.每个人的道德标准毋需强求一律
2021-03-16更新 | 106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主义”思想源于公元前3世纪初的古希腊,其关注的是人本身的生存和道德问题,它以普遍主义人性假设为基础描述跨越国界的、对人类的博爱,解决的是“如何对待异乡人”的伦理问题。至19世纪,世界主义思想逐渐盛行于欧洲。康德以世界主义法为基础,认为“世界公民”具有参与世界交往的权利,世界主义是超国家主义的,这里的公民身份不再只是代表一种国民属性,而是世界主义共同体中的公民。

材料二   “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是儒家世界主义思想的经典表述,也是梁启超天下思想的追求。他指出,所谓“天下”即人类全体,这是世界主义的真正本质。他重新从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沿着信家大同世界的主张,寻求世界主义思想的根据。在对“世界主义”的认识变化中,他再次闹释了“国家”概念,并在“国家”中观照“世界”,破除了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国为“天下”的传统世界现。

材料三   当今中国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新兴大国,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世界意义。2011年中国政府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坚持的原则,也是中国奉行的世界主义主张。

——以上均摘编自王金良《大同、国家与天下-梁启超的世界主义思想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特点,简析19世纪世界主义思想在欧洲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天下思想与当今我国提出的世界主义主张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我国奉行世界主义主张所面临的挑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启蒙理性”实际上是可以一分为二的,或者说启蒙运动所依据的理性实际上有两种,而这两种理性;不是别的,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是伏尔泰们所尊奉的科学理性,后者则是卢梭们所钟爱的人文或人本理性。人文或人本理性由于受本土思维传统、精神气候的影响,也还是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人本主义终极关怀。

一一摘编自高毅《浅论启蒙运动的内在紧张

材料二   十八世纪的启蒙哲人们无比乐观地表达了这种信念:人们能够用理性的力量穿透复杂的自然之中,认识自然规律,揭示自然的奥秘,以求改造和利用自然…因此,在这批哲学家看来,理性的批判决不应仅限于纯思排的哲学领域,而应扩展到宗教、政治社会等一切领域,于是他们高举起理性的旗帜,要用理性来批判一切,裁判一切,重构一切。

——摘编自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韦伯提出的“两种理性”的不同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启蒙理性”出现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八世纪人们将“理性的批判”运用在政治、宗教和科技领域的主要表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教育学生方面,他从不以老师自居,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的探讨问题,他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影响年轻——代。他重视身体价值,以身体锻炼为基础,希望将体育与智育、德育以及自然科学统一起来。他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宣称人生最高价值的源泉是灵魂,并致力于改善人的灵魂。苏格拉底以人的自我意识,以人思维的普遍意识来代替神的意旨,造就了一个人自身理性原则的新神,成为古希腊教育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摘编自左玉迪《法理学视角下的苏格拉底教育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智者运动的兴起与雅典社会的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从根本上讲,智者运动作为一种启蒙运动代表着新的革命精神,其敏锐的批判精神、开明的理性气质、人文主义的起源及辩证的思想是希腊奴隶主民主制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当时雅典自由民自信、积极精神的写照。智者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尤其是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加以怀疑,它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这是西方哲学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智者运动在西方哲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摘编自杨冬梅《智者运动的实质及时代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古希腊的相关史实,就“智者运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简要阐述。(要下求:看法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
2021-07-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这样说是因为但丁(     
A.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C.认为信仰上帝即可得救D.开始怀疑宗教对万物的解释
7 . 但丁和彼特拉克认识到爱情是人性中不可压抑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他们往往利用已有的信仰模式为自然的感情冲动寻找合理位置。这表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A.深受宗教的影响B.否定自身的价值
C.淡化信仰的权威D.忽视个人的欲望
8 .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说:“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材料三   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柏拉图认为“极端的自由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他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特点及成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奥林匹亚等赛会兴起之后,吸引了无数的希腊人同场竞技,争夺桂冠。但他们最在意的并不是不断刷新和打破纪录,而是展现人的全面优秀。所以,当时并没有专业的运动员,只有“业余的”或者说“爱美的”参与者。这说明,当时古希腊
A.注重通过体育运动体现人的价值
B.民主政治发展与群众体育运动互为补充
C.群众体育运动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D.体育运动的开展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加尔文认为,发财致富是神的意志,现实财富的分配不均完全是由神意天命决定的,贫富都是上帝的眷顾,是它对人的考验与磨练。加尔文的主张
A.适应了新的价值体系建立的需要
B.受到罗马天主教会禁欲思想的影响
C.主要目的是肯定神的价值和作用
D.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价值追求相吻合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