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战国到汉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代表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举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等,在医药典籍中都有了明确具体的论述。隋唐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唐代“太医署”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唐朝成为东亚医药的中心。宋朝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有记载的名医多达数十位,民族医学奋起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活力。明代中国早于西方发明了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清朝时中医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辨证体系。

——李经纬《中国医学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我国古代名医及其著作。

材料二   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至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

——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

——赵洪钓《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中西医论争”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材料二 康德的道德原则……阳明虽然没有相同的用语,然而,他说天理根源于本心,而本心同时是天理发用的动力,其实即意涵着良知自立法、自守法,亦即自律之意。因此,在这点上,我们可说阳明的观点与康德的观点异曲同工。

——刘桂标《王阳明心即理说与康德意志自律原则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概括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德与王阳明思想在时代背景和内容(或特点)方面的相似之处。

2018-01-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