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主教堂的穹顶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虽然教堂的整体平面型制仍是拉丁十字式,但教堂穹顶的建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首先体现了设计建造者的革命精神。……而穹顶的建成则是对神学教条的蔑视……这座穹顶都富有首创性,它轻快而明朗的轮廓,使人的压抑之感荡然无存……
——陆运洪《浅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教堂建筑艺术》
材料二   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律既是维持人权的需要,……因而立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国家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没有比法更高的权力。这一切就是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涵义。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设计建造者”是谁?并列举这一时期具有同样“革命精神”的教堂及其设计者?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涵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时期对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016-06-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几个时期权力中枢体系的主要变化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2)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此你如何评价?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对突破专制主义的“锁链”有哪些革命性的设想及主要作用?
2013-03-18更新 | 8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