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15世纪中期开始,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热衷于建造豪华的私人宫邸、别墅和花园。与此同时,他们对各种奢侈品——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产生浓厚的消费热情。这一变化
A.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B.反映了拜金主义已占据主流
C.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D.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社会生活
2 . 18世纪后期,为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狄德罗等人开始编写《百科全书》。编写期间,狄德罗等人曾多次深入社会实践,如到工厂、车间考察。该书包括众多条目,如“冶金术、机械艺术、立法者、天然平等、自然权利、理性、学校、圣饼(宗教仪式的浪费)”等。《百科全书》的问世
①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③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④有利于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启蒙思想家们行动坚决、正视现实、认真思考、联系群众、不畏强暴,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独立和自由的人,要在理性的引导下,要用理性来批判专制王权、封建特权和宗教神权,追求和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正因为有了这些启蒙思想家的哲学理论,才能使得启蒙运动贯穿数百年,席卷整个欧洲。启蒙运动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

——摘编自徐辉《浅析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主要思想》

材料二   英、美、法政体是西方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成果,在理论上实践了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性王国”,只是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才表现出不同的制度实现形式。英、美、法三国普遍形成了相互竞争但又争而不破的两党或多党制,它们认为对不同权力机构的掌控和彼此制衡才是民主制度能够实现权力制衡的关键所在。德、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在政体上却保留了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影响了世界政治的发展。

——摘编自康晓《英美法三国政体的异同及其文化成因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启蒙运动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德日与英美法近代政体存在差异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5世纪中期,意大利教育家盖利诺主张实施通才教育,要求德育既要继承古代的“坚强、勇敢、节制、公正”,又要弘扬“民族、爱国、勤劳、民主、自由”等精神,突出智育,重视实际示范,重视体育。盖利诺的教育主张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反映了启蒙运动的思想理念
C.表明近代民族国家观已形成D.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B.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
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D.批判神学思想
2022-04-08更新 | 538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521—1522年,马丁.路德以伊拉斯漠整理的希腊语《新约》为底,将之翻译成德语。直到1534年,翻译出版了整本《圣经》,这使得德国普通民众都得以阅读《圣经》,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交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做法意在(  )
A.使民众摆脱宗教束缚B.发动反封建政治斗争
C.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D.方便民众阅读《圣经》
7 . 16~18世纪,“中国热”席卷欧洲。莱布尼茨撰写《论尊孔民俗》,积极推进欧洲多国科学院下设专门机构研究汉学。伏尔泰认为儒学是一种宣扬道德的宗教,乾隆是开明君主的代表。“中国热”的出现
A.顺应当时西欧社会转型的需要B.表明当时中国文化领先西方
C.说明儒学是启蒙思想的渊源D.表明中外交流深入到思想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6世纪,马丁·路德特别提醒基督徒,对世俗权威的参与是一种崇高的天职。他指出,世俗权力出自上帝的创造和命令,而上帝的创造都是好的,运用世俗权力是对上帝的特别侍奉,因此它对于基督徒甚至比对非基督徒更为适宜。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运用世俗权力拓展教会影响B.依托基督教会规范教徒行为
C.通过宗教改革维护信仰自由D.借助上帝权威强化世俗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欧洲的王权和宗教迷信依然盛行,神学仍然占据相当的地位。罗马教廷虽然已经不再是整个欧洲世俗世界的统治者,但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为此,当时的思想家(     
A.倡导复兴古希腊罗马化B.致力推翻封建神学创世说
C.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D.抨封建君主专制和愚昧
2022-03-25更新 | 446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世纪中后期,原本文学落后的德国,一批青年作家陡然掀起“狂飙突进”运动,如《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青年歌德和《阴谋与爱情》的作者青年席勒成为两只报春的燕子,以澎湃的激情高翔于欧洲上空,令人刮目相看。这一现象反映出
A.法国大革命传播自由平等博爱思想B.启蒙思想家对于理性的反思
C.德国宗教改革推动德语文学的发展D.德国统一完成促进文学的发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