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将一段话译为,“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仅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但在实际上,原文并没有这个“仅”字,因而引起了一些天主教徒的强烈反对,路德一生屡次修改他的译本,但始终不取消此“仅”字。马丁·路德此举旨在
A.反抗世俗王权统治B.建立廉价教会
C.倡导教随国定原则D.维护教皇权威
2022-06-01更新 | 34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传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其产生的根源是
A.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B.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意大利从东方汲取了大量的文化养料
D.意大利聚集了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了新教禁欲主义思想。它主张把劳动或工作看作是增加上帝荣耀的神圣职责或手段,既反对贫穷、懒惰,又厌恶“豪门的放纵挥霍以及暴发户的奢华炫耀”。该思想
A.是对中世纪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强化了宗教学说对人们的束缚
C.适应了新经济因素发展的要求D.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所用的语言风格不是来自拉丁语,而是来自德意志的街上,“如果有拿不准的地方,就问问家中的主妇、大街小巷的孩子,以及市场中的普通人,看他们会说些什么。”马丁路德的这种行为
A.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认同B.促进了天主教的广泛传播
C.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适应了民族国家发展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认为,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中国士大夫对神的态度就是“敬天秉公”,而天就是天理、自然;赞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理性的、人道的原则,具有普遍性。这主要说明
A.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来源
B.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C.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的借鉴
D.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卢梭的这段话突出体现的观点是
A.社会契约B.天赋人权C.人民主权D.直接民主
7 . 拉斐尔创作了油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显现出人间母亲的温柔、慈爱。就此画,一位评论家如此评价:“拉斐尔的理想是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人,是人面对人,而不是宗教给予他的神。”该评论家意在说明拉斐尔(       
A.要求摆脱宗教束缚B.诠释世俗的人性美
C.推崇浪漫主义手法D.过于追求感官享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苏格拉底和孔子“相通的地方”是
A.探讨社会伦理B.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C.理性思维方式D.注重宇宙自然研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天主教的生活观里,只有担任神职才有意义,出家成为修士、专职侍奉上帝才是高尚的职业,其他职业不过是俗世的蝇营狗苟;加尔文则认为,人的每种职业都是为了荣耀上帝,所有职业都像神职一样神圣。他的这一主张
A.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垄断B.强化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
C.扩大教会统治的社会基础D.赋予世俗奋斗宗教使命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等谚语。这反映出
A.社会的动荡与转型B.宗教迷信的破除
C.教会的腐朽与贪婪D.宗教观念的淡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