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1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最早起源于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1957年科学奖进行了首次评审,1963年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毛泽东为“发明证书”亲笔题字。到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共297项。以下科技成果可能被列入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B.“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C.载人航天技术的实现D.培育杂交水稻“南优2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强调,文艺创作 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 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各级党委不要横加干预。这一讲话表明了
A.“双百”方针的回归B.党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视
C.拨乱反正的开始D.文艺创作根源于个人经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文艺总方向,这一方向体现了其质的规定性:“文艺为人民服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适应人民理想和实践利益的需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大利益。其质的规定性主要反映了
A.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时代性B.纠正文革“样板戏”的紧迫性
C.执政党在文艺上的决定性作用D.对“双百方针”的修正和发展
5 . 1953年7月,高等教育部颁布通知,要求“各业务部门在制定中等技术学校专业设置计划时,以中央各部门统一计划为原则,学校之间适当分工,所设专业力求集中单一”。这一要求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B.建立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
C.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6 . 1954年4月,政务院发出指示,要求教育部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中学教育的目的,进步以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和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有计划地修订中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一做法意在
A.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B.确立唯物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培养教育研究的专门人才D.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7 . 1986年,钱学森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可见规模之大。”材料反映新中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精神B.“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C.先进通讯方式的技术支持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保障
2021-02-01更新 | 1135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发展简表

年份发展
1949接收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调配全国科研力量,组建研究机构
1952按照苏联依专业培养科技人才的经验,针对国家需要,组建新的专门学院
1956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对各部门进行综合整合,提出57个重点科研项目
19633制定"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的观点
1978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转折点
80年代初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发展方针
1997年底中国科学院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报告后,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摘编自曹效业《关于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历史的反思》


从表中提取一条或者多条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运用所学中国现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有学者认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转移:第一次是以发展与重化工业和国防事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为重点的战略转移;第二次是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基本内容的战略转移;第三次是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而确立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科技发展战略。这说明中国科技发展
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B.随着时代主题而转移
C.受苏联模式影响较大D.攻坚重点始终不变
10 . 据统计,到1965年底,全日制高等学校达434所,在校生67.4万人,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前最高的1947年增长了1.1倍和3.3倍。中学在校生1432万人,比新中国成立前最多的1946年增长了6.9倍。小学在校生11626.9万人,比1946年增长了3.9倍。与这一成就密切相关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B.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C.义务教育得到全面普及D.“三个面向”方针落实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