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
A.体现了“二为”要求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 . 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共同作用是
A.调动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B.促进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完成
2016-11-27更新 | 472次组卷 | 3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建国初期,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扫盲教育的开展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界
C.“文革”期间,教育发展的停滞
D.1977年人们对恢复高考的迫切心理
5 . 以下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取得的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成就是
A.研制“两弹一星”B.颁布《义务教育法》
C.提出“双百”方针D.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6 . 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B.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C.“神舟5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D.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80年初,风光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其说明
A.改革开放还未实行
B.“不结盟”外交正推行
C.“文革”理论未被否定
D.“双百”方针贯彻的必要性
9 . 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10 .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在三大改造的背景下提出的
②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
④涌现出《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电影作品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