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小明的爷爷讲,在“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看韩剧。

材料三   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向大会致祝辞。中共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1)对比材料一中毛泽东的两次讲话,其认识有何变化?这对“双百”方针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那段日子”指什么时期?为什么当时只能看样板戏?
(3)材料三中的“二为”方向的提出对我国的文学艺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01-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展开
A.政治和经济领域B.文学艺术和经济领域
C.经济和科学研究领域D.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材料表明
A.“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发展B.国家首次提出了职业教育理论
C.传统教育观念开始发生改变D.劳动力短缺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2020-01-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材料二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结束了我国的无核时代。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当时,前苏联毁约停援,撤走专家,西方科技封锁,又正值困难时期,我国科学家、解放军和工人跋涉戈壁滩,风餐露宿,夜以继日。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我国研制原子弹、氢弹的背景。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原因。
(3)从上述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5 . 新中国成立67年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重大成就,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③培育成功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④③①②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6 . 新中国取得的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④修通鹰厦铁路
A.②④①③B.③①④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
7 . 对下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中国原子弹关键技术突破进度表
A.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我国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为国防科技事业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这是核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取得的巨大成就
2019-12-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百灵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某高二同学在进行一项关于“新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搜集到一张图片(如图),这张图片反应的历史事件
A.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成果
B.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真正落实
C.是新中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开端
D.表明高校招生实行“推荐”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77年冬天,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了考试。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这改变主要得益于(  )
A.扫盲教育的开展B.《义务教育法》的制定
C.高考制度的恢复D.“希望工程”的启动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某期《感动中国》节目中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下列人物能获此殊荣的是(     
A.杨振宁B.袁隆平
C.钱学森D.李四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