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天后,按预定 计划返回了地面。该事件表明中国
A.开始掌握卫星发射技术B.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D.航天技术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2 . 如表是建国后,湖北省恩施州在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状况。这说明恩施地区
A.建国后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发展B.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发展迅速
C.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成功实践D.1983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到2000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入学率达到88.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
A.开展识字教育减少文盲B.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56年5月,陆定一在中国科学院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发言说:“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据此可知,这次“发言”(  )
A.反映了科技文艺的空前繁荣B.开始明确科技文艺发展方向
C.清除了文艺上“左”倾思想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2020-03-23更新 | 98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被西方赞叹“体现了中国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并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太空俱乐部”的科技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自主研发大客机顺利升空
6 . 1957年,一年之内,中国新办的文艺刊物有近二十种之多,包括在全国有影响的《诗刊》《收获》《剧本》《文学研究》等,《文艺报》也改为大型周报。材料现象
A.说明文艺界出现“大跃进”B.是“双百”方针影响的结果
C.反映文艺界的“左”倾思想盛行D.反映大众文艺的日益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表~1990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统计表(单位:%)

对表的解读可知
A.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大幅增加B.“科教兴国”推动女性教育进步
C.女性教育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D.“双百”方针促进女性教育发展
8 . 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进一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列我国科技成就属于该论断提出之后取得的是
A.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B.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神舟”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D.制成“银河—1号”计算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77年冬天,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了考试。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这改变主要得益于(  )
A.扫盲教育的开展B.《义务教育法》的制定
C.高考制度的恢复D.“希望工程”的启动
10 . 国外新闻媒体认为,“中国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达到新高度”,“中国掌握了先进火箭技术和制造出大型火箭的技能”。这些评议出现的背景可能是
A.第一枚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中国第一颗导弹的试爆成功
C.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