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4 道试题
1 . 法国剧作家尤涅斯库的《秃头歌女》于1950年在巴黎首演,该剧可谓全篇废话,史密斯夫妇和马丁夫妇打招呼后,先后各自“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一番,紧接几句关于天气、年龄的对话,其间穿插了十八次沉默,废话加重复再加沉默便是此剧的话语系统。该剧
A.注重具体情节表达的真实性
B.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追求
C.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
D.深刻揭露了底层民众的悲惨命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13年,雪莱在长篇哲理诗《麦布女王》中借麦布女王之口,抨击了封建制度的专横无理和英国资本主义的残酷;1819年又通过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表达了法国革命失败后,对欧洲封建反动势力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下列作品的创作风格与之最为相似的是
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B.《安娜·卡列尼娜》
C.《玩偶之家》D.《老人与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30年代初,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相继主演了《淘金记》《城市之光》等电影。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流浪汉形象,在镜头中他塑造的流浪汉是绅士、诗人、梦想家……是渴望浪漫和冒险的独行侠。他塑造的流浪汉形象在当时
A.迎合了罗斯福新政B.慰藉了困顿的人们
C.反映了民众的心声D.有利于经济的复苏
4 . 某一文学流派与“新古典主义”对立,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以及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它“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得到启发”,在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该流派
A.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B.擅用夸张手法且反传统
C.注重真实再现社会生活D.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
2021-12-1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B卷)
5 . 下图是德国著名绘画大师保罗・克利(1879~1940年)的作品《鱼的魔术》,这幅画作以黑色为背景,图中的不同生命都在演绎着不同的造型和生长形象,正中有一张带有钟表的网正在展开,但是鱼儿们还是怡然自得地游着。该作品
A.主要反映社会下层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B.强调捕捉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C.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
D.着重表现作者内心的“苦闷挣扎”
2021-12-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B卷)
6 . 一部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反之也影响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取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微博艾米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指出该作品的文学风格编写一段解说词,对主人公大卫生活的时代进待阐述。(要求:表述完整,逻辑清晰)
2021-12-18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7 . 某学者在评价一位作家的作品时写道:“这种创作呈现出的社会矛盾、哲学争论、道德探讨等等终归表现为主人公思想意识的错综繁复——思维的非理性、心理的诡异性、性格的复杂性。”据此判断,与该作家属于的同一流派是
A.贝多芬B.巴尔扎克C.德彪西D.毕加索
2021-12-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邵大箴在《法国浪漫主义和德拉克洛瓦》中认为,文艺思潮的变化,主要决定于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的阶级斗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思想、趣味,直接影响着文艺思潮的变化。从这一角度评价,德拉克洛瓦的作品
A.鼓舞着人们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B.真实再现了法国七月革命的斗争场景
C.痛斥了法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D.展现了对自然的热情赞美,感情真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他们)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战斗的激情,向往未来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他们包括
①拜伦   ②普希金   ③巴尔扎克   ④托尔斯泰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16年春节开播的央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迅速引发社会关注,节目中每道题答完后,专家和主持人都给出了精彩点评,如专家康震调侃选手武亦姝“为伊消得人憔悴”,还不忘解释“伊”指的是“知识”。节目雅俗共赏,贯穿古今,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对此,以下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实现了传统价值观的重新回归B.说明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核心
C.这是传统文化世俗化发展的表现D.发挥了电视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导向功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