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有学派主张“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该主张
A.反映了贵族阶层的强烈要求
B.体现了小生产者的愿望
C.导致了世卿世禄局面的瓦解
D.是社会进步的重大障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其代表的社会阶层(     
A.要求回归“小国寡民”的社会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要求为新兴政权选拔人才
2020-11-20更新 | 18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关爱他人,爱惜民力B.墨子提出实施仁政
C.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D.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从下层平民的利益出发,认为应当“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下列属于该学派主张的有
①隆礼重法   ②道法自然   ③提倡节俭   ④兼爱非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但又说“贵贱有序”。墨子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所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
2019-11-23更新 | 249次组卷 | 56卷引用:新疆哈巴河县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墨子说:“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由此可知,墨子
A.功利思想严重B.批驳孔孟学说C.维护君主专制D.具有家国情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不同的人与人交流风格迥异,孔子“不问不答,少问少答,多问多答”,老子不在意别人能否理解自己的意思,“知我者希,则我这贵”,墨子老是追着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聒而不舍”。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个人性格差异
B.个人职业不同
C.个人品德参差
D.生活环境差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进步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某先秦思想家指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先秦时期有思想家主张“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人,有能则举之。”该思想家是
A.孔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