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史书记载,海昏侯刘贺,曾经当过西汉皇帝,但仅仅27天后就被废黜,史称汉废帝。而刘贺被废的原因是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不学无术,不遵礼仪。2015年年末,江西南昌发掘了座汉代古墓,被确认为西汉列侯“海昏侯”的墓葬。墓葬的规模远超过公侯一级。海昏侯墓已经出土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和麟趾金25枚,五铢钱多达200万枚,重达十吨。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器,特别是巨大的青铜温鼎和青铜蒸馏器。青铜蒸馏器一度被认为是西汉的酿酒器。这个说法如果被证实,将成为我国汉代即可制作蒸馏酒的有力证明。但是,这件出土的蒸馏器也可能用于蒸馏花露水或与炼丹有关,但由于其出土于墓葬酒库中,所以怀疑它与酒的生产有关。在墓葬发掘过程中,刘贺墓主椁室内发现一组屏风,上面绘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当年很可能就放置在刘贺床榻之前。同时,墓葬中还出土了编钟、琴、瑟、笙等乐器,以及棋盘。特别是出土了万余枚竹简,竹简上有《论语》的内容

——摘编自《国家地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的作用。并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两项信息加以说明(要求:信息提取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1-08-27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兰芝是建安年间庐江府吏焦仲卿的妻子。她受过较高的教养,出嫁到婆家,每天从鸡鸣开始织布,夜夜不得休息,只用三天就织出了五匹布。而婆婆却百般挑剔,认为不懂礼节,举止随便,并要焦仲卿休了她。焦仲卿了解了情况后,长跪乞求说,若是休了她,我决不再娶。焦母听后大怒。焦仲卿请兰芝暂时回娘家暂住,等他公事办完,再去接她回来。

刘兰芝把仲卿比作磐石,把自己比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回家不多日,便有媒人来为县令第三郎、府吏第五子说亲,兰芝都一一拒绝。兰芝哥哥听说后,对其说:有郎君不嫁,你还想去哪里?兰芝仰着头回答道:你说得不错。在家事夫婿,中途回兄门,由你安排吧,我哪能自己决定。夜深人静了,她下了最后的决心,提起衣裙,脱去丝鞋,投水自尽。焦仲卿知道后,也在树下自缢而死。

——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兰芝投水自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刘兰芝投水自尽的行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
A.推行科举制B.令各郡国建立学校
C.不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D.重新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
2021-06-15更新 | 505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1年6月浙江历史高考变式题(选择题部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92次组卷 | 66卷引用:2021年湖南历史高考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武帝以后,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这些举措
A.说明了法律以维护伦理为核心B.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C.表明了儒学开始成为主流思想D.促进了教化取代法律
2021-06-03更新 | 4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理论,是中国古代唯物哲学朴素的自发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它在秦汉时的一次重大的政治应用是
A.构建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王道政治理论
B.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C.确立古代相生相胜周而复始的历史理论
D.建立起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统计,汉高祖时期的诏书多涵盖封王、罢兵、求贤、大赦、定赋等内容;文、景二帝则增加了劝农、养老、和亲、除刑等内容;武帝时又出现了劝学、改元、击匈奴等内容;宣帝后,地震、日蚀等内容多次写入诏书。这表明西汉(     
A.社会经济得以不断发展B.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C.国家政权维持长期稳定D.皇权呈现集中趋势
9 .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指导治理国家,休养生息,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无法适应专制集权的国家治理。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始推阴阳,为群儒首,前对汉武,后相江都,初倡统一,罢百家书。"从而为儒学和儒者找到用武之地。

——摘编自曹影《董仲舒的四大历史贡献》

材料二   在汉代,政府首次作为对外交往与开放的主体在官方层面上积极地开展了与域外的广泛联系。由于两汉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使得中华社会由此迈开了走向世界的历程,开启了此后古代中国近2000年之久的开放局面。这不仅使中华各民族深受其益,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引自周尚兵、王洪军《走向世界;汉代开放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材料三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佛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摘引自2019年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黄老思想"无法适应专制集权的国家治理"的原因,简析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如何"上承孔子"的。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走向世界"的角度概述汉代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根据"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的提示,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汉代促成"开展与域外广泛联系"的举措。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佛儒会通"的典型事例,用唐太宗时期的史实简述"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的表现。②"北曲南唱"、兼收并蓄是昆曲形成的重要途径,以明代中期艺术家对北曲的改造为例论证此观点。指出昆曲属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一类别?
10 . 武帝即位之初,上有祖宗之法羁绊,内有窦太后专权、功臣勋贵恃骄,外有诸侯割据、边患迭起,王国专擅,不从号令,任意杀害中央派驻官员。为此汉武帝率先(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推行以“推恩令”为开端的政治改革
C.削弱三公九卿的决策权力
D.以解决边患为抓手,树立皇帝权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