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结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此观点属于
A.孔孟学说B.汉代儒学C.程朱理学D.阳明心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思想观点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的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B.“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15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而王阳明的心学“是酱缸文化的最后一剂解药”。王阳明心学理论的核心是
A.格物致知B.致良知C.个性自由D.反对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宋理学家朱熹设计一种礼服,称为“朱子深衣”。礼服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衣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代表做人要规矩;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由此可见朱子深衣
A.凸显了南宋的时代风尚变化B.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C.融入了儒家礼仪教化的理念D.反映了当时小农经济的意识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认为“人伦者,天理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南宋理学家是
A.程颢B.程颐C.朱熹D.陆九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代,理学家程颐、张载、朱熹都主张恢复古代的宗法家庭制度,编纂族谱,建立宗祠。朱熹认为儒者应该努力从事个人修身,并进而扩展到家族。他们的这些主张反映出
A.商品经济发展侵蚀传统思想B.宗族成为重要社会基层力量
C.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意识D.传统家庭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2021-03-15更新 | 790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阳明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肯实落用功,负此知耳。”王阳明强调的是
A.坐而论道B.内心自省C.格物致知D.实践精神
9 . 朱熹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至善完美,气质之性有善有恶。由于掺杂了气质之性,使得宝珠蒙尘,而教育在于变化气质,在于复性,所以要去除蒙蔽,灭人欲,回复完美至善的天命之性。黄宗羲强调后天的学习,学习“善”的知识,养成至善的性。两位思想家
A.都强调学习对完善人格的作用B.理论内容、形式上的主张不同
C.都重视“天命”对人生的影响D.都认为人性之初以“善”为主
10 . 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限制君权的思想学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对贤良策》

明年(隆兴六年)夏,大旱,(朱熹)上疏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

——《宋史朱熹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朱熹的社会政治理论。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

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限制君权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张有何进步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