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二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明夷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2017-07-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巢湖市烔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三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4)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二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根据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只能“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的原因是什么?“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哪些理性构想?
(2)材料二中1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3)材料三中“将这棵人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在中国引发的主要实践活动还有哪些?
2017-07-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重点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他们的作品中,爱情展现了巨大的力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纯洁真挚的爱情超越了家族的世代仇恨;《威尼斯商人》中,罗伦佐与杰西卡的爱情超越了种族、宗教的束缚。爱情打破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界限。《紫钗记》中,霍小玉与李益的爱情战胜了强权的压迫和富贵的利诱;《牡丹亭》中,爱情的力量更发挥到了极致,惊天地,泣鬼神,超越了生死。

材料二身处封建礼教重重束缚下的中国女性被浓重的黑暗包围,她们的美好愿望只能在梦中实现,正如剧中的杜丽娘。真正的杜丽娘在剧情开始不久就抑郁而死,复活的只是她的鬼魂。因此,中国女性的解放之路比西方更漫长而艰险。深刻洞察现实的汤显祖也只能借鬼魂创造出幸福结局来告慰她们。

——材料一、二均摘自张晓冬、徐朝友《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主题对比》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指出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共同的主题,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中国女性的解放之路比西方更漫长而艰险”的原因。

2017-08-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鹿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卷
5 . 明代思想家何心隐主张“育欲”,认为“性而味,性而色,性而声,性而安逸,性也。”这反映了
A.西方人文思想影响深远B.程朱理学退出历史舞台
C.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D.传统理学思想受到冲击
2014-06-13更新 | 5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东潍坊市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