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
A.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B.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C.理学家们的空谈人性天理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
2 . 明清时期兴起的实学思潮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救亡图存而进行务实革新。这说明了
A.儒家思想蕴含着实用主义精神
B.实学逐渐成为当时思想主流
C.崇实致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D.实学对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
2018-02-17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3 . 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都穆《听南纪谈》、(清)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反映了
A.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学风的支持
2018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4 . 家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存在形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朱熹《朱子家训》


材料二 晚清家训已经出现革新思想的变化,如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语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梁启超给梁思成的家信中说:“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市容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美,再入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彻底研究了解。”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子家训》中所倡导的治家理念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家训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谈谈家训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018-05-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5 . 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的根源在于(  )
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土地高度集中,社会贫富不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