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体现他主张
A.通过分权制衡以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人民的主人”和“人民的办事员”永远对立
C.“受托人”只要服从就不需要社会契约
D.官吏行使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2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及政府的建制原则时认为,行政官身上具有三种不同意志:个人意志、行政官团体的意志与公意。当政府权力完全掌握在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和个人意志结合,此时的政府是最活跃的;当政府权力掌握在每一个公民自己手上时,政府的活跃度最低。……当政府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离公意最遥远,政府越有可能滥用权力。据此可判断卢梭认为
A.民主制是完美的政体形式,能更好地提高政府效率
B.君主制导致政府效率低下,不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
C.民主制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能更好地体现公共意志
D.君主制集中体现公共意志,也有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8世纪是西方中国观发生根本变化的世纪,即从以“颂华”占优转为以“贬华”为主。孟德斯鸠被认为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这主要是基于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将中国
A.列为无宗教国度B.归于农耕文明
C.斥为异己法系D.划入专制政体
4 . 启蒙运动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主要再现在
A.反对教权主义和封建专制B.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C.主张建立法制社会D.形成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
2013-04-07更新 | 4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5 . 法国大革命中有一个著名事件:“处死路易十六”。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论来源是(   
A.康德的思想B.卢梭的思想C.伏尔泰的思想D.孟德斯鸠的思想
2013-03-11更新 | 9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B.获得劳动权
C.争取人身自由权
D.享有政治参与权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思想家“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继而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自有贯通处”。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继而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即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二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三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宋明理学是糅合了哪些思想形成的?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顾炎武是如何批判材料一中思想的?综合材料一、二,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理性”与材料一中“天理”有何区别?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反封建方面有何发展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以上差异的根源。
2011-03-22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美德即知识”。

材料三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四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五   伏尔泰把上帝比作“两足禽兽”,把天主教会称作“民信的恶魔和狂信的九头蛇”,将罗马教皇说成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把天主教会专横的教士称为“恶棍”。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古希腊时期哪位先哲的思想?
(2)材料三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
(3)阅读材料四,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4)阅读材料五,说出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并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