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8 道试题
1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应是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仪式,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民族主义,反对君主政体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下列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有
①伏尔泰: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②孟德斯鸠: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③卢梭: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
④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3 . “防止滥用权力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这段话体现的主要观点是(          
A.人民是防止滥用权力的唯一防线
B.立法和行政权必须分立
C.人民选举和监督政府,是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有效途径
D.由人民管理政府的钱袋就是防止腐败的有效途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级高名望的人物之一,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希腊蕞富有智慧的人,对此他解释道,神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而不是自以为是。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三


(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格拉底哪一著名哲学追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2)材料二主要表明路德的什么思想?它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什么联系?
材料三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的理解。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请概述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
2016-11-27更新 | 4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南省偃师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须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的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刚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人革命》


材料三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府对,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1)根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34年,他正式发表了《哲学通信》。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完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他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为什么会认为英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又为什么会盛赞中国的“孔子时代”?
材料二 1905年以端方为代表的五大臣出洋考察竞政活动曾轰动一时。该图是新发现的梁启超为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起草的手稿局部

材料三 梁启超为清廷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天臣捉刀代笔.草拟奏折,大概是清末立宪史上最有趣的故事了。梁启超以通缉犯身份,流亡海外,印直接介入最高层的政治决策,不能
木令人咄咄称奇。
——摘自《南方周末》第1292期
(2)材料中的五大臣与“枪手”梁启超要求的立宪是否一致?为什么会出现令人咄咄称奇的怪事?
2016-11-18更新 | 5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8 . 官吏腐败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防止官员腐败,大批网民提出对重要官员加强监督与制约,观察下面两幅漫画,要从理论上查找这种制约主张,你最好查阅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D.《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9 . 科技的发展,改变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围绕中国古代是否属于专制政体,西方学者曾进行了长期的论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体。……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摘编自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
材料二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利玛窦与孟德斯鸠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2)就上述材料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请结合作者的史料依据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阐明你的理由。
(3)据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研究,“中国专制说”在欧洲萌生,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种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短时间之内便被广泛传播。请结合时代背景,简析“中国专制说”在近代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B.获得劳动权
C.争取人身自由权
D.享有政治参与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