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英国神学家约翰·威克里夫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新的宗教改革理论,他反对罗马教廷宣传的教皇权威论,认为国王的权力来源于上帝而非教皇。这一理论
A.追求完美的“理性王国”B.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
C.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D.蕴含了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2 . 《西方文明史》写道:“近代世界的特征--人文主义、经济开发、科学研究--于1725年已在伦敦、阿姆斯特丹、日内瓦这样的西欧城市里显现出来,新教的企业家和知识分子成为经济和创造性生活方面当时最先进形式的代表。”这说明宗教改革有利于(  )
A.社会经济的发展B.欧洲社会的发展
C.科学的不断进步D.学术思想的传播
3 . 在中世纪,《圣经》是由拉丁文写成的,马丁.路德主张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从而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民族纷纷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圣经》,这就形成了宗教的民族化。宗教民族化在当时欧洲
A.开启了近代科学革命进程B.否定了基督教的地位
C.强化了封建世俗王权D.引发了早期殖民争夺
2021-05-05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近代宗教改革家们扶起了长期被教会欺压的王侯,为他们的封建统治披上一层世俗化了的宗教外衣;在驱逐不信仰本教派信徒的同时,镇压了下层民众的起义风潮。这一评价
A.否定了宗教改革的反封建性质B.有利于深化对宗教改革的理解
C.说明宗教改革导致了社会混乱D.表明该学者反对欧洲宗教改革
5 . 16世纪,德国的马丁·路德呼吁世俗诸侯联合起来反抗教廷;瑞士的加尔文创立加尔文教,并建立了由资产阶级掌权的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英国的亨利八世摆脱了教皇和教廷的控制,建立了英国国教会。由此可知,宗教改革有利于促进欧洲
A.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B.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
C.各国宗教文化的统一D.人人平等社会的建立
6 . 1309年,各种因素叠加导致教廷从罗马迁到了普罗旺斯的阿维尼翁,毗邻法兰西边境。教廷迁于此地近70年,这一时期在教会历史上被称为“巴比伦之囚”。在此期间,所有的主教都是法兰西人,教会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兰西国王。这表明
A.王权在与神权的争斗中逐渐占据优势B.法兰西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C.教皇从此丧失了属灵领袖的地位D.法兰西国王赋予教皇世俗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近代,欧洲经济最发达、工商业最活跃的地区,恰恰是新教徒占上风的地区。如果你绘制两幅地图,一幅标示出16、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区域,另一幅标示出新教徒在人口当中占比较高的地区,那么这两幅图基本上会是重叠的。这说明
A.神权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B.思想解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C.欧洲而临经济与文化的变革D.宗教改革发端于经济发达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