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伏尔泰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某种制度“一个受人尊敬且富裕的君主,有无限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描述的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法国的君主制
C.德国的二元君主制
D.美国的共和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l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该事件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最为接近
A.孟德斯鸠:“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B.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C.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3 . “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资产阶级视为天赋人权并写入《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
A.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D.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2017-06-2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水平监测(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春秋繁露》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


材料二马丁·路德说:“在我们当中有虔敬的基督徒,这些基督徒是有真信仰、圣灵、悟性、基督的道和意念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拒绝他们的言语和悟性,而去跟从一个没有信心和圣灵的教皇呢?”
材料三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18世纪,欧洲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18世纪成为“中国世纪”。伏尔泰就是一个“全盘华化论者”,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
材料四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中期起,在中国政治思想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其中,第三阶段:1915年以后,特别是1919年以后,中国人对所有外来思想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它们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
(1)概括材料一中三人的主张,并说明三者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主张“全盘华化”的主要目的。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外来观念”有哪些?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对外来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形成的“中国当代观念”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伏尔泰赞赏古代中国的政府组织结构时指出:“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材料表明
A.伏尔泰推崇中国专制统治模式B.科举取仕利于提升政府效率
C.伏尔泰认可中国政府运作方式D.古代中国政府机构等级森严
6 . 伏尔泰认为:启蒙的旗帜是“理性”,启蒙的基石是“进步”。卢梭则认为:“文明是道德的沦丧,理性是感性的压抑,进步是人与自然的背离。”他们观点的不同说明
A.卢梭质疑理性和科学
B.启蒙运动的深化
C.两人主张的政体不同
D.人文主义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这表明伏尔泰
A.抨击天主教会的腐败B.主张宗教为君主专制服务
C.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强调宗教的社会治理功能
8 . 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B.君主专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
2017-03-07更新 | 18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
9 . 伏尔泰、孟德斯鸠的相同点是( )
A.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都提出了分权与制衡的学说
D.都主张“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其赞扬孔子的主要意图是
A.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B.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
C.借助孔子思想倡导建立共和制D.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