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中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


A.秦朝暴政B.赤壁之战C.贞观之治D.安史之乱
2022-02-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一面夸张地展示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一面更凸显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建功立业的抱负:中晚唐时期的边塞诗更加倾向于低迷悲观和忧郁忡忡的心理表达,透露出深刻的慷慨壮烈和伤感悲凉氛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诗人力图全景再现社会真实B.思想演进影响文人审美情趣
C.文学风格折射社会环境变迁D.商品经济导致文风日渐世俗
2022-01-24更新 | 580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诗人杜甫不仅有“诗圣"之名,其作品还被誉为“诗史”。他的作品真实而细致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述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下列诗句能够作为史料印证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D.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022-01-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使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宋词、唐诗、楚辞B.唐诗、宋词、元曲
C.楚辞、汉赋、唐诗D.楚辞、唐诗、宋词
2022-01-21更新 | 432次组卷 | 154卷引用:2010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是鲍照的誓言。“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李白的壮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来标举它。这反映出
A.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B.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2022-01-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其代表作《琵琶行》以商人的妻子为主角,《观刈麦》生动描绘了农忙时节田间劳作的景象,《卖炭翁》更是详尽地描绘了底层劳动者的一天。由此可知.白居易的这些诗歌
A.代表市民阶层的诉求B.带有强烈的浪漫气息
C.在社会底层广泛流传D.用于研究唐代经济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多情只顾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文学体裁分别是
A.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B.汉赋   宋词     唐诗     元曲
C.元曲   宋词     唐诗     汉赋D.汉赋   宋词 元曲     唐诗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杜甫(712-770 年),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1)指出材料中的二首诗分别与唐朝的哪些历史事件相关,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杜甫的诗对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有什么价值?若要对这些历史事件作进一步研究,还可寻找那些途径或方法?
2021-11-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杜甫遭逢乱世,目睹世间疮痍,大声疾呼:“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这体现了杜甫
A.突出表现自我的价值B.对社会生活细致描绘
C.强烈的现实主义态度D.对统治者无能的挞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被公认为“诗史”。以下关于杜甫诗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杜甫是安史之乱的亲历者,其诗歌作品可作为信史
B.其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作为史料应加以甄别
C.其作品通俗易懂,开创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
D.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
2021-10-22更新 | 401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