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字与书法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秦始皇下令“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将文字统一为小篆,而不采用已存在的隶书。但实践中,隶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字体。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做法(     
A.废除了原东方六国文字B.过分推崇文字的艺术审美价值
C.改变了汉字字形与结构D.存在忽视信息交流实际的局限
2022-07-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朝,书法成为人们入仕当官的条件之一,“凡择人之法有四……三曰书,楷法遒美……六品以下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下列书法作品能体现唐代“楷法遒美”评判标准的是(     
A.B.
C.D.
3 . 如表为周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可入流品者人数统计表。据此表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朝代魏晋南北朝
北齐
人数
(共214人)
1125263251521211

A.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B.汉字功能发生根本变化
C.南重北轻文化格局形成D.民众艺术修养迅速提高
2022-07-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时期。以下说法符合这一时期的有(       
①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②都江堰和龙首渠的修建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③大放异彩的学术思想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④用竹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 . 下图是选自2002年在湘西里耶出土的秦朝简牍中发现的部分简牍字体。这些发现(       
A.表明当时文字并未统一B.反映出秦朝地域文化比较发达
C.有助于研究汉字的演变D.体现出中原与边疆联系的密切
2022-06-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侯马盟书”(见下图)是由5000余件玉石片组成的先秦瑰宝。盟文记载了公元前497年前后,晋国六卿中的赵鞅为打击其他强族,召集同宗与投靠的异姓,反复多次举盟。其文字字形古雅,运笔流畅,具有潇洒秀劲之风格。“侯马盟书”反映了先秦时期(       

①礼崩乐坏趋势明显             ②书法艺术有一定发展
③宗法制已失去作用             ④契约观念被普遍接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6-0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开始强行推行秦国文字。据许慎《说文解字叙》载:“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对于规范后秦的文字,《说文解字》中有着详细的描述,“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除大篆、小篆和隶书外,其他文字主要运用于仪式物品书写中,没有广泛传播。大篆作为被改良的文体,在秦国仍然得到使用。所以目前学界认为秦朝的“书同文”既不是专指篆书,也不是专指隶书,而应该是指秦国的文字。

——赵云泽、杨启鹏《“书同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与媒介变革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书同文”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书同文”政策实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捣练图》描绘了唐代妇女的劳动情景,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中人物用力扯绢时的微微后退后仰清晰可见,线条工细遒劲、细节刻画生动,设色富丽。据此可知,《捣练图》

                                                                      《捣练图》(局部)
A.受魏晋典雅庄重画风的影响B.描绘了唐代女性的健康活力
C.体现唐代宫廷画的鲜明风格D.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繁荣景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源头和中华文化根脉。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朝实行的“书同文”制度,为国家统一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社会俗用的隶书开启了汉字隶变楷化的规范之路。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汉字还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很大,但汉字能够超越方言差异,发挥了沟通信息、联通人心、汇通文化的功能。几千年来,汉字体系前后相继,未曾断裂,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

——摘编自刘翠霞《汉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材料二   15世纪晚期,印刷术的兴起便教士与学者失去了对文化知识的独占权。更为重要的是,使英文版《圣经》价格更低廉,从而推动了民族语言的大众化和标准化。1536年,英王亨利八世颁行的将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的《统一法案》中强调,各级司法官员必须保证在法庭上使用英语。17世纪初,詹姆斯一世强调用英语把英格兰与苏格兰联合起来。18世纪,随着工商业发展,苏格兰人更加意识到,善用标准流利的英语写作和交流,能给自身经营活动带来更大好处。在威尔士,人们发现学习英语是摆腿经济和社会地位相对弱势的重要逢径。进入9世纪,实大在成在南等教育中的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统治吧,不列颊尼亚!》是皇家海军军歌,出自18世纪苏格诗人之手。歌词中饱含了辉格党的理念,即我们是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融合成的不列颠人,属于同一个国家,享有同等的权益和自由。至19世纪初,《爱丁堡评论》成为英语世界最有影响的政治读物,编辑们力图让读者感到这份出版物拥有不列颠国家文化意识,传达的是一种高度的国家使命感。

——摘编自张炜《英语与近代不列颠国家的身份认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语在不列颠地区盛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字和英语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的共同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初唐四大书法家中,虞世南师于智永而远绍右军,承“二王”小楷的清润,又吸收隋人的楷法乃至魏碑的气韵;欧阳询的正书得隋碑方正刚峻之体,又吸收“二王”秀润之笔意;褚遂良和薛稷的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也与之相似。据此可知,初唐书法
A.追求潇洒奔放的气势B.具有百花齐放的特点
C.融合南北书法之特色D.呈现鲜明的人文意识
2022-05-27更新 | 24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 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