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   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对这一禁令反映的社会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明朝专制集权不断走向强化
B.统治者文化政策严重抑制百姓精神需求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日益繁荣
D.明朝杂剧成为社会文化主流形式
2 . 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春节晚会上它通常会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出现。它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独领风骚百年的原因有(   
①京剧本身浓烈的艺术魅力
②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③表演动作不拘一格,自由活泼
④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③④D.①②③④
2016-12-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黄陂区一中高二3月考历史试卷
3 . 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剧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
4 . 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A.一种角色的行当
B.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D.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5 . 歌曲《说唱脸谱》中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关于歌中所述的戏曲形式——京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乾隆末年,徽斑进京演出     
②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局面
③“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中有梅兰芳等人
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016-12-12更新 | 8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
6 . 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③ 产生的宋元时期古代戏曲形式是
A.杂剧B.南戏C.昆曲D.京剧
2016-11-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7 . 清朝时,在徽剧与汉剧基础上兼收并蓄,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剧种。该剧种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被誉为中国的“国粹”。这一新剧种是(     )
A.京剧B.粤剧C.川剧D.黔剧
8 .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明代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民众生活
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C.中央集权制度全面走向反动
D.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2016-11-27更新 | 20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届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在南宋临安,街头吃喝,小贩叫卖,勾栏表演,汴京话声声入耳。杭州杂剧,以中原音韵为主,杂以杭州土语。徽州愗源灵祠在杭州有7个行祠。市民喜爱的济公和尚是一名来自天台山的外来和尚。上述现象反映了南宋临安
A.娱乐文化日益商品化与市场化
B.本地区的文化日趋式微
C.娱乐文化由特权化趋向大众化
D.移民特性影响城市文化特色
10 . 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的播出掀起了一股戏曲热,使大家对中国戏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下关于中国戏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梅兰芳扮演的是青衣B.京剧是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戏曲形式
C.古代戏曲的源头是傩戏D.南戏主要盛行于官宦阶层
2016-11-21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