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清朝前期,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是
A.昆曲
B.元杂剧
C.京剧
D.粤剧
2 . 清朝前期和中期,多种地方戏曲进京演出,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剧种,这就是后来的
A.徽剧
B.汉剧
C.昆曲
D.京剧
3 . 《中国戏曲真神奇》中这样唱到:“行船只需桨在手,扬鞭即可把马骑,挥臂游出五湖水,抬脚便是上楼梯”。这反映了中国戏曲的什么特点
A.程序化
B.生活化
C.写实性
D.虚拟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   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对这一禁令反映的社会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明朝专制集权不断走向强化
B.统治者文化政策严重抑制百姓精神需求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日益繁荣
D.明朝杂剧成为社会文化主流形式
5 . 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春节晚会上它通常会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出现。它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独领风骚百年的原因有(   
①京剧本身浓烈的艺术魅力
②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③表演动作不拘一格,自由活泼
④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③④D.①②③④
2016-12-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黄陂区一中高二3月考历史试卷
6 . 晚清时期,梨园之中严禁女伶登场。到清末民初,京剧中坤旦开始增多,且有“无坤角不能成班之势”,但京剧“四大名旦”则依然是清一色的男角?这反映了(       
A.戏剧领域自古无女角B.旦角一般由男性扮演
C.民国重视戏剧业发展D.社会礼俗的艰难变革
7 . 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剧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
8 . 京剧之所以被称为国粹,主要是因为
A.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B.它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唯一表现形式
C.它起源于北京地区
D.它被誉为“百戏之祖”
2016-12-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北京市第17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A.一种角色的行当
B.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D.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10 . 歌曲《说唱脸谱》中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关于歌中所述的戏曲形式——京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乾隆末年,徽斑进京演出     
②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局面
③“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中有梅兰芳等人
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016-12-12更新 | 8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