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1500—1960年不同交通工具运输速度的变化。据此推知

A.科技逐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B.科技发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
C.科技革命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
D.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实现了结合
2 . 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
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
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2019-05-22更新 | 1394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中学2019年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卷
3 . 在国内,信息化一词的广泛使用是在实行改革开放、确立现代化目标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关于信息化,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等。据此可知
A.中国信息化时代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
B.信息化进程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信息技术产业兴起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转变
D.信息化进程实现了中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微笑曲线理论的形成,源于国际分工模式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的转变,也就是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世界各国企业,由生产最终产品转变为依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只完成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工作。整个环节就形成所谓的全球产业链。以制造加工环节为分界点,全球产业链可以分为产品研发、制造加工、流通三个环节。从过程产品到最终产品再到最终产品销售,产业链上各环节创造的价值随各种要素密集度的变化而变化,如下图。


(注:工业40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据施振荣《微笑曲线》等


从上图提取有关“微笑曲线理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提高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
A.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C.现代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
D.民用技术迅速地转化为军用技术
2019-08-26更新 | 492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它能远距离传输,还能选择利用水力、燃料等多种资源生产,成本低廉。同时,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还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
A.率先应用于新兴棉纺织业
B.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C.推动电力工业的建立发展
D.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019-05-07更新 | 540次组卷 | 23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从材料中准确提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列各项对(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解读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科技成就研究年代①应用年代②生产年代③①—②年差②—③年差①—③年差
蒸汽机168717111776246589
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
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
A.近代科学理论的突破为科技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从发明到生产的间隔年限越长科技成就就越先进
C.科技成就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2020-07-28更新 | 503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学者提出“信息化”的概念,认为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它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迈进,这说明
A.信息化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
B.信息化的出现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C.信息化推动人类社会的全方位进步
D.信息化是科技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王觉非主编的《英国近代史》载:“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A.阿克莱特
B.富尔顿
C.哈格里夫斯
D.瓦特
10 . 根据17~20世纪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统计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科技发展史上美国创新能力始终领先于英国
②科技成果都直接运用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
③20世纪下半期的成果数量有超过前300多年总和的趋势
④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