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90年代克林顿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政府则在1980年代提出“科技立国”口号;1985年,欧共体国家提出“尤里卡计划”。这些计划或战略的提出表明
A.当时国际政治局势趋于紧张B.科技日益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C.欧美国家启动新的科技革命D.科技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增强
2 . 电子计算机证明了四色定律,这一定律的证明由于运算过于繁杂,从前无人敢于问津。这说明
A.计算机是综合性技术体系B.计算机的运用拓展了人类能力
C.计算机可以普遍替代人D.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
3 . 下列关于近代科技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哥白尼的学说从根本上动摇了上帝创造万事万物的理论
B.牛顿经典力学为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C.瓦特改良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号角,唱“主角”的能源是煤炭
D.19世纪后期人类开始从蒸汽时代进入机器时代
4 . 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它的出现固然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然而,如果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材料认为,互联网
A.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B.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
C.体现人类先进的发明创造力
D.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是
A.法拉第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阿克莱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约翰·R·麦克尼尔《能源帝国》中写道:“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英国能利用煤炭能源建立最繁荣的经济,主要得益于
A.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内燃机创制与使用
C.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D.火车和轮船的出现
2019-06-30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上面四幅图,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有何影响?
(说明:认识可以从纵向发展、功能、文明等角度进行简述,言之成理即可。)
2019-06-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公元578年)“石脂水……燃之极明……突厥围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逾明,酒泉赖之获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境内)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石油在中国古代的主要用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石油“大行于世”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两次能源的重大突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它能远距离传输,还能选择利用水力、燃料等多种资源生产,成本低廉。同时,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还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
A.率先应用于新兴棉纺织业
B.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C.推动电力工业的建立发展
D.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019-05-07更新 | 540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建筑材料不同
B.主要动力不同
C.机械特色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