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飞机的广泛使用
B.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D.航天事业的发展
2019-06-13更新 | 152次组卷 | 19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练习
2 . 互联网催生了大批打车软件,这些打车软件通过把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相结合,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这反映了
A.人们交通工具的改变
B.互联网技术超过前代
C.信息技术普遍的应用
D.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
2019-06-13更新 | 333次组卷 | 18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6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2
3 . 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20世纪40-70年代,美国“白领工人”的总数从1508万人增加到5105万人。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升级
B.中产阶级出现
C.大众教育普及
D.科学技术进步
2019-06-03更新 | 746次组卷 | 15卷引用: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练习题
4 . 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
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
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2019-05-22更新 | 139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9年10月16日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5 . 在国内,信息化一词的广泛使用是在实行改革开放、确立现代化目标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关于信息化,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等。据此可知
A.中国信息化时代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
B.信息化进程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信息技术产业兴起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转变
D.信息化进程实现了中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
6 . 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保罗·格拉森在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上指出:互联网带来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的自控问题,主要是取决于每个人的自控能力。这说明
A.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的信仰
B.保罗·格拉森是一个互联网专家
C.互联网的弊端需要人们自控
D.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利用互联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2019-01-30更新 | 1706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8 . 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于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作者意在说明(   
A.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2019-01-30更新 | 176次组卷 | 18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章第二十七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同步练习
9 . 美国《时代》杂志曾把某一年的年度人物称号送给了所有潜伏在网络的“你们(you)”,准确地说,应该指我们。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上网人数每年多达数亿人次,位居世界前列。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家庭电脑的普及
B.网络信息丰富而且可靠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
10 . 20世纪的一项科技成果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数据处理、自动控制、信息传播、教学科研等领域。这项成果是
A.电影
B.电视
C.电子计算机
D.有线电话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