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如图是1917年—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该图说明这一时期
A.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潮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西方礼仪开始传入中国D.广大群众对国事最为关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如表是1864年至1914年间,中国各种报刊、杂志对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统计。据此可知
A.早期维新派宣传革命思想不彻底
B.维新思想与宣传“人民统治”矛盾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反封建较彻底
D.思想宣传的程度决定了民主的程度
2020-03-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的出现频率作计量统计,“科学”一河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
A.宣传科学的重要性B.树立科学的权威性
C.对封建思想的批判D.科学与民主间的相互性
2020-01-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916-1926年《新青年》关注的重大历史事件(部分)统计。从中可以折射出
事件提及次数
辛亥革命47
世界大战448
复辟帝制133
十月革命287

A.新文化运动转向关注工农群众B.建立共和国成为国人新诉求
C.民族矛盾已上升为最主要矛盾D.启蒙与救亡是时代的主旋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新青年》中进化论传播文献调查统计(部分):
篇名作者期号
未有生物之前之地球王星拱1918年第4卷第4号
未有人类以前之生物王星拱1919年第6卷第1号
生物之起源周建人1919年第6卷第4号
生存竞争与互助周建人1921年第8卷第2号
达尔文主义周建人1921年第8卷第5号
生物进化与球面沿革之概说王星拱1921年第9卷第3号

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A.生物进化论对我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
B.生物进化论仅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盛行
C.《新青年》是当时传播进化论的唯一刊物
D.近代中国学界普遍接受生物进化论思想
2019-11-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6 . 著名历史学家王奇生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引入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他把《新青年》杂志的文章录入电脑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他发现,该杂志自1915年9月创刊至1926年7月终刊,总计发表各类文章1529篇,其中专门讨论“民主”的文章只有3篇,专门讨论“科学”的文章多了一点,也不过十五六篇。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A.民主与科学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题
B.信息技术的运动颠覆了传统史学的研究模式
C.现代信息技术的运动使历史研究更加精确
D.历史创造者成为研究参与者
2016-11-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对近代中国翻译西学书籍的情况统计,1900年以前自然科学类占75%,社会科学类占14%,而20世纪的前十年自然科学类占19%,社会科学类占61%。这种变化可以说明
A.维新变法思想日益深入人心B.社会思潮的主流发生转变
C.政权与制度变革的巨大影响D.新文化运动取得显著效果
2020-01-06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年高三上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量统计,“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
A.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B.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
C.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
D.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
2019-01-24更新 | 57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福建南平高三5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人曾对《东方杂志》1915—1921年开设的“法令”栏目公布的法规统计如下:

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
A.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
B.军阀统治出现政治认同危机
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D.参加一战降低了人民参政的兴趣
2019-01-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崇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1923年l月,《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开列书目者有78位,每人推荐10本书。统计结果,按得票数计算前五位的分别是《史记》《资治通鉴》《孟子》《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著)。这表明
A.国人对国学的认知趋向客观B.新文化运动儒学批判不彻底
C.民主与科学思想不符合中国需要D.教育救国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