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三民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其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新三民主义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C.孙中山的思想转变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 . 孙中山强调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从本质上看,它是一个
A.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B.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C.平均主义的土地纲领D.农民阶级的土地纲领
2020-03-04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24年,当宋庆龄问孙中山“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展三民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容有
①提出民生主义
②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
③提出联合苏俄的主张
④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A.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B.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
2019-10-08更新 | 601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二中、井大附中、吉安县三中、遂川二中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因为它
A.指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B.标志着孙中山放弃欧美道路改走苏联道路
C.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认为中国没有民族精神,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要善用中国固有的家族和宗族,“大家联合起来,成一个大国族团体”。这反映了孙中山
A.主张改良传统组织挽救民族危亡
B.倡导通过革命手段强化宗法制
C.将民族主义视为革命的中心任务
D.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24年,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A.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C.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孙中山在1920年《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说:“自北京大学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莲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倡导此种新文化运动,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由材料可推断出孙中山此番言论的意图是
A.强调国民党应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
B.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C.要进行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D.借鉴五四经验调整革命策略和方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孙中山提倡“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该文中的“社会主义”意为
A.倾覆清朝君主专制的民族主义
B.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C.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
D.铲除私人资本的科学社会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实现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
为新三民主义
A.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B.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C.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D.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