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追求国家统一、主权完整的国家利益一向是政治人物孜孜以求的历史作为。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材料二“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导的作用”……“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材料三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均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请回答:
(1)如果将材料一的四位政治人物归为一类,则其最恰当的归类依据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以上类别(或视角)下,四位历史人物所作的历史贡献。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留给我们的“历史借鉴”主要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贡献?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 .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何历史作用?
(2)1924年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毛泽东为中国民主革命提出了什么具体的革命理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哪次会议确定其为党的指导思想?
(4)材料三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哪一重大理论的发展过程?其中用什么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
3 .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队伍中,出现了“毛泽东思想万岁”标语方阵。
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长达十年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1)材料一图片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三民主义在什么时候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2)阅读材料二回答,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分析人们打出“小平您好”横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解决了哪两个重大问题?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16-11-27更新 | 13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其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产生了许多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学习西方学习的过程。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先后拜了三位老师,即欧美、日本和苏俄。……中国的近代化路程清晰在目,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但留下的脚印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二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
材料三 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他在这一时期先后撰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主要文章。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四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苏俄这个老师给中国送来了什么思想?这个思想在20世纪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
(2)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0世纪初,孙中山对图2的内容做出明确的解释,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什么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独特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 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核心问题?
2016-11-21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中三幅图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有何特点?

材料二 中学为其本,西学为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他如学校建而智者多,议院立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也。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三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哪个阶层的主张?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

                  ——1912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

材料五 (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根据材料四、五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有何区别?影响孙中山的态度产生区别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

(4)材料六所示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三个历程,这三个历程中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6 . 该图是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的《双猫图》,画面右上方的题词是:“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16-04-20更新 | 23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入学检测历史卷
8 . 认真观察下列三幅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孙中山手书                  图二               图三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的报道
(1)图一是同盟会的纲领,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其中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什么?前提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什么道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3)图三反映了什么事件?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
(4)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2011-02-15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