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体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1月28日故宫太和殿举行阅兵庆祝一战胜利


材料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解决战后问题的巴黎和会,对战败国缔结了和约,组建了国际联盟,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并在日后进行了一些调整。对这一包括调整内容的凡尔赛体系之评价,学者有两种相异的观点:一是认为它打开了战争之门;二是认为它是对世界和平具有重要贡献。

——(美)丹尼斯••舍尔曼《西方文明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当时中国参战时间及政府名称。故宫为明清皇宫,说出太和殿的用途及建筑特点。
(2)材料二对包括调整内容的凡尔赛体系之评价出现“两种相异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史实说明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
2020-11-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一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国际问题,但实际上却经常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违反这一原则。其中的表现有
①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武装干涉
②确认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和疆界
③同意犹太人建立以色列
④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历史是在具体的空间中展开的,空间是观察历史的基本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时,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认为大叙利亚的面积过大。即使法国放弃对巴勒斯坦和摩苏尔的要求后,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的镜厅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协约国对于德国的处置具体可分为四种情况:①宰割德国领土;②有些地区原先就属于别的国家,或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国家,战前被德国占领或吞并,现在通过和约,使之归还或独立。③对于原先德国与周边国家有争议的地区,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④处置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

——龚亚立《略论凡尔赛体系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它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通过一系列条约,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各举一例说明《凡尔赛和约》对“①、②、④”三种情况的处置,并归纳上述处置所反映的《凡尔赛和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为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有优势进行的外交活动,并分析此次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2020-10-1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务卿休斯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可以把法律问题与政治问题分开,通过没有政治利益考量的、公正无私的法官来解决国家间的纠纷,而重组国际关系的首要工作是发展一套调解国家间纠纷的机制。共和党领导人把国际关系视为利益之争,认为一战的根源在于欧洲大国对原料和市场的争夺,如果各国在一个有序的国际关系框架内可以分享原料和市场,实现繁荣,战争就可以避免。而实现经济繁荣的途径是把美国门户开放原则国际化,促进主要工业国在获取原料和开发欠发达地区等方面实现合作。但是,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家间的安全困境,可能导致一战那样的战争,而且大量资金用于军备而不是生产也会损害各国经济和世界贸易,增加各国的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繁荣,从而削弱和平的基础。《凡尔赛条约》并没有给欧洲带来稳定与和平,欧洲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欧洲的经济复兴;二是欧洲的安全和稳定。没有欧洲经济的复兴,赔款和战债问题就无法解决,稳定与和平也就无从谈起;而安全问题不解决会带来欧洲局势不稳定,势必又会妨碍美国资本的流入和欧洲经济的复兴。欧洲经济的长期萧条还会影响美欧之间贸易,拖累美国经济,并可能带来欧洲各国严重的社会动荡,导致布尔什维主义向中欧和西欧传播。

——摘编自王立新《超越凡尔赛:美国共和党政府的国际秩序思想及其对欧洲稳定与安全的追求(1921—192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列宁曾经评论某个会议时说:“(它)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不属于列宁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凡尔赛和约》把居民几乎全为德意志人的但泽划为国际联盟管辖的自由市,并规定波兰在但泽享有外交和经济特权。这一做法
A.意在保证波兰有一个出海口B.属于对德国西部疆界的重划
C.体现了“民族自决”原则D.贯彻了国联“委任统治”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一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来看,一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不能解读“一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观点的是
A.德意志等帝国的战败B.英法等战胜国受到重创
C.美日等国迅速崛起D.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声称依据民族自决原则处理领土疆域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下列凡尔赛和约的条款中明显违背这一原则的是
A.德国承认波兰独立
B.德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
C.德奥永远不得合并
D.莱茵河东岸50千米为非军事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巴黎和会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的和平会议。在这次和会上缔结《凡尔赛和约》以后,法国人说,这项条约“说它苛刻么,那太温厚了;说它温厚么,又太苛刻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全面的是它反映了法国人
A.对和会没有满足法国全面摧毁德国的要求不满
B.对和会满足了英国摧毁德国舰队的要求不满
C.对德国重整旗鼓的担心和对法国安全的忧虑
D.对和约可能导致以后国际形势恶化的忧虑
2020-07-08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国开始建造海军,对英国海上霸权乃至本土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德国于1898年和1900年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德国海军预算1900年为740万磅,1910年为2060万磅,1914年为2240万磅。

材料二     1922年《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

主力舰52.552.531.517.517.5
航空母舰13.513.58.16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德国海上力量崛起的条件,并分析德国该举动对英国的影响。
(2)指出《五国条约)的地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该条约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

                                                                           ——摘编自《凡尔赛和约》

材料四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撤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

——摘编自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山东问题在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的不同结局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基本达到“与会目标”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