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1956年8月,《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社论称:“如果让纳赛尔的阴谋得逞,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中东的一切利益都将完蛋。”这里提到的“纳赛尔的阴谋”具体是指
A.贝尔福宣言
B.埃及建立共和国
C.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D.《戴维营协议》
2018-03-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19课 中东战争(练习)
2 . 在关于某地区和平进程的政治谈判中,有关各方基本接受了“以土地换和平”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为了解决
A.印巴冲突B.两伊矛盾C.海湾危机D.阿以争端
2020-07-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八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以色列总理拉宾曾经说:“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这一讲话说明(  )
A.巴以之间的矛盾已根本解决
B.中东和平进程开始正式启动
C.所有以色列人渴望中东和平
D.拉宾赞同和平解决中东问题
2018-05-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三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阿富汗战争(1979—1989)是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一场国际政治博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阿富汗是苏联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战略的重要环节。1978、1979年之交,随着苏、阿关系迅速恶化,苏联最终走上军事干涉阿富汗事务的道路。为尽快稳定阿富汗局势,苏联一方面诉诸军事手段,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扶植亲苏政权。由于阿富汗人的普遍反对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苏联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里根就任后,将阿富汗视为与苏联开展“低烈度战争”的重要试验场,不费一兵一卒,仅通过提供财政与军事援助,就将苏联成功拖在阿富汗。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重新审视阿富汗问题,并于1989年2月完成了撤军工作。然而阿富汗国内各派别之间并未达成和解,随即陷入了长期的内战,成为此后地缘政治中不稳定的因素。

     ——摘编自李琼《阿富汗战争与国际政治博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军事干预阿富汗局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富汗战争的影响及启示。
5 . 埃及总统萨达特曾说:“如果我们能在西奈夺回10厘米的土地,并站稳脚跟不撤退,那么,我们就彻底改变东西方对我们的态度,改变一切,特别是1967年失败后我们生活中的耻辱。”他所说的“1967年失败”指的是
A.巴勒斯坦战争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十月战争”
D.“六日战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79年,苏联日益担心阿富汗形势可能会给苏联本国南部穆斯林人口带来不安因素。实施南下战略,实现在印度洋寻求暖水港和出海口并切断欧洲和远东联系。勃列日涅夫不希望自身南部边境出现一个不受控制的阿富汗,决意除掉阿明。苏军入侵导致阿富汗有约100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投入了70万人的兵力,耗资500亿美元。约6.5万人伤亡。……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4%的俄罗斯人认为,出兵阿富汗是“政治冒险”。 ……1980年,联大特别会议通过《要求外国军队无条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决议。以后历届联大上,苏联都遭到各国的强烈谴责,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实现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在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抵抗和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下,1989年2月,苏军按照协议规定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
材料二          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美国认为阿富汗是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藏身之地,在不到一个月之后发起报复性战争。美军以强大兵力入侵阿富汗,攻击基地组织武装分子以及为这些武装分子提供庇护的塔利班政权。美军入侵虽使塔利班政权被迅速击溃。但在此后的多年里,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袭击活动有增无减。11年来,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投入了1.3万亿美元的开支,美国公众对美军在阿富汗的支持率降到了11年来最低点降。60%的美国公民认为,阿富汗战争的耗费不值得,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两个赞成更快从阿富汗撤军。阿富汗战争成了美国国真正的“长期难题”。
——摘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主要原因及其对苏联自身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发动的对阿战争其本质特点有何一致性?其共同影响有哪些?
7 . 两伊战争中,两国经济最主要的支柱——石油工业遭到极大破坏,主要原因是(  )
A.美苏等大国的掠夺
B.双方都把袭击和摧毁对方石油基地和设施作为主要打击手段
C.两国石油出口量急剧减少
D.战争耗费了大量石油
2018-03-08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第6课 两伊战争2
8 . 历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大多失败,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偏袒、支持以色列
B.犹太民族富裕,购买了大量先进武器
C.阿拉伯国家内部不团结
D.双方力量悬殊,以色列一方实力较阿拉伯国家强大
2018-03-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19课 中东战争(练习)
9 . 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下列各项中,能反映萨达特总统是“和平的英雄”的是
A.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B.发表“贝尔福宣言”
C.执行《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D.签署戴维营协议
2018-03-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练习
10 . 两伊战争的教训主要有(  )
①妥善处理边境争端      ②相互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 
③避免大国势力的介入  ④妥善处理国内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2018-03-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第6课 两伊战争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