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公元2世纪的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在他的名著《沉思录》里,把人生比作舞台,讽刺有的人觉得他在这个舞台上“只演了三场,还没有演完第五场哩!”但“在一个人的生命里,三场也就是一整出戏了”,再演下去就没有人捧场了。在下列几位历史人物中,你认为哪位是这个舞台最出色的演员?
A.华盛顿B.拿破仑C.孙中山D.甘地
2010-11-10更新 | 8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以下材料出自美国总统奥巴马2008年11月和2009年1月当选集会、总统就职的两次演说。
材料一:在美国诞生的那一年,在最寒冷的季节,一小队爱国志士围着河边快要熄灭的篝火,此时,河流已经封冻,首府被遗弃了,敌人在挺进,雪地上血迹斑斑。在革命成败茫然未知的时刻,我们的国父让人民听到了下面的话语:让未来的世界知道,……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在危险的警报响起之后,挺身迎向他们。
(1)如何理解文中“革命成败茫然未知的时刻”?“国父”是谁?概述他是如何带领美国人民“挺身”而出的?
材料二:今晚令我最为难忘的却是一位在亚特兰大投票的黑人妇女:安妮·库波尔。她和无数排队等候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唯一不同的是她高龄l06岁。在她出生的那个年代,黑奴制刚刚废除。……当时像她这样的人……不能投票……
(2)“在她出生的那个年代”,1787年美国宪法已经颁行,她为什么还不能投票?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
2010-09-27更新 | 4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49年,英国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国务会议第一任主席。1653年他被拥戴为终身“护国主”。他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陆、海军总司令,他主管税收,统辖警察和司法,领导外交,在国务会议同意下宣战、媾和。在召开例行议会之前,他有权以自己的名义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乍看起来,议会、国务会议和护国主在权能上是彼此制约和互相限制的。实际上,唯独护国主才能制约一切和限制一切。
——[苏联]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孙文君既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南京各省代表团即发电敦促就任,孙总统遂于阳历1月1号,即旧历十一月十三日,携同顾问员,由沪专车赴宁。下午十时行就任礼,宣读誓词,词日:“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誓毕,旋即发令,改用阳历,以本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材料三:第四章I;临大总统、副总统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一条临时大总统为执行法律,或基于法律之委任,得发布命令,并得使发布之。
第三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说明克伦威尔与孙中山在政治制度的除旧布新方面有何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三,作为护国主的克伦威尔和作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他们的权力制约性有什么差异?
(3)护国主的统治与《临时约法》的最终结果分别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分别给克伦威尔和孙中山以一个恰当的称谓。
2010-07-20更新 | 10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苏江都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拿破仑曾为自己的称帝这样辩解道:“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在如今的现实情境中,我除了通过专政的途径之外不可能达到目标。我这样做了。怎么能因此而对我抱有成见呢?”这里拿破仑所说的“现实情境”是指( )
A.封建势力强大,面临王朝复辟B.内部政局不稳,外遭敌人侵略
C.启蒙运动影响,革命蓬勃发展D.国际局势紧张,民族危机严重
2010-06-04更新 | 5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上高二中考前热身测试文综历史卷
简答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悲喜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拿破仑既是一名政治家,又是一名军事家”的理解。
(3)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2010-05-27更新 | 8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四地六校”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1796年,64岁的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急流勇退,辞职回家不当终身总统。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2)综上所述,拿破仑和华盛顿对本国历史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10-05-17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文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易中天著《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材料二     1885年,华盛顿纪念碑完工。建碑的188块砌石由国内外政府、团体和个人捐赠。其中一块砌石上写道:“华盛顿,异人也。起事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尚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谓人杰矣哉!”这段文字是当时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所写……
                              ——《大国崛起·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华盛顿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主要史实。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华盛顿的?请概括指出(不得摘抄原文)。
2010-04-22更新 | 6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
(1)史料研习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辑万里①,乃不僭位号,不传予孙,而剑为②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腰腰乎三代之馈意③,其治国常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④,……米利坚和重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无恶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 ⑤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材料中划线的5部分,有2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请写出序号:         结合1787年美法谈谈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创古今未有之局”的?
(2)理论指导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共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新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理论来源
基本主张
实践过程
结果
孙中山

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中华民国,但未改变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性质
毛泽东
马列主义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3)社会调查
调查历史见证人,了解北京市民对50年代新社会的感受。请参照示例,任选一个题目说明调查理由。
答题示例
调查题目:1950—1952年农村土地改革
调查理由:了解当时农村废除封建剥削关系、农民获得土地的感受。
调查题目①: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
调查题目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调查题目:(写出序号)            
调查理由:
(4)问题讨论
日本、西欧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对这一时期这些国家经济繁荣的原因,有不同的认识角度。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事实加以概括。
角度l:经济因素
角度2:政治因素
2010-03-30更新 | 7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卷(北京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进出宫廷的公卿、侍臣、宫女与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几代的贵族……在拿破仑任命的省长中,出身贵族的到1814年达到43%。

——摘编自《从高卢到戴高乐》


材料二 1814年3月14日拿破仑说:“只要我还活着,我将是全法国的主人……今天像在奥斯特立茨战场上一样,我是主人…….但是我认为在拉法耶特的时候(指法国大革命前期)和我这个时期有一个区别:当时人民是主宰,而现在我是主宰”

——摘编自《拿破仑与帝国》


(1)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拿破仑统治的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统治与法国大革命之间关系的角度评价拿破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