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保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智慧的劳动人民总结了很多种植模式,例如轮作和间作,轮作指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间作则是指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作物间隔种植。某林场通过精心管理获得了桉树、菠萝双丰收,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已知桉树是一种深根性树种,喜光,一般高度在2m左右;而菠萝的绝大部分根系分布在距地表10~18cm左右范围内,半阴性植物,高度多在1m以下。


(1)以林场的桉树作为研究对象,当长出叶片后,在n时间点,桉树植株的干重开始增加,则光合作用开始于______(填“n时间点之前”“n时间点”或“n时间点之后”)。若常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发现桉树树根容易腐烂,是因为____________
(2)农民按不同的年份将桉树和菠萝进行轮作。桉树对土壤中氮和钙的吸收量较多,而对磷的吸收量较少;菠萝吸收大量的钾和磷,而吸收钙、镁的数量较少。桉树和菠萝的根系吸收元素时,具有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桉树和菠萝进行轮作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的模式(如图甲所示)种植桉树和菠萝。图乙所示为桉树和菠萝单独种植时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若桉树和菠萝合理间作(如图甲),则12时菠萝的光合作用强度比单独种植时______(填“强”或“弱”)。多种种植模式获得了桉树、菠萝双丰收,据信息分析,间作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2 .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一系列实验来研究酶的特性。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装置中两组实验进行对照可以证明:___。两组实验中的无关变量需保持___
(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实验过程中量筒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所代表的___
(3)某同学想设计多组温度梯度,并利用多组装置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该同学的想法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
(4)已知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55℃左右。下表是某同学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___
组别实验温度3%淀粉溶液1%α-淀粉酶溶液1min后碘液(棕黄色)检测现象
150℃2 mL1 mL溶液呈棕黄色
255 ℃2 mL1 mL溶液呈棕黄色
360 ℃2 mL1 mL溶液呈棕黄色
3 . 土壤酶活性可反映土壤中各生物化学过程的动向和强度,某研究所研究了不同沼液含量对花生的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中脱氢酶和脲酶(一种能催化尿素水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的酶)的活性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其中CK表示施一定量不加沼液的清水,BS15、BS30、BS45和BS100表示施分别含沼液15%、30%、45%和100%的等量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符合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2)脲酶可衡量土壤质量,脱氢酶是胞内氧化还原酶,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氧化能力的指标。由图可知,能提高土壤质量且微生物氧化能力高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沼液pH高于土壤pH,绝大多数土壤微生物适宜在中性环境中生存繁殖,据此分析花生开花期时BS100组脲酶活性低于BS45组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欲设计实验探究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请写出实验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材料:脲酶提取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其他需要的材料)。
4 . 如图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可使a点左移,b点右移
B.图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可使a点左移,b点右移
C.图3中,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少
D.图4中,当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5 . 在一些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经常出现白苗病。现在有二种观点,观点一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理由是锌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缺锌导致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活性降低,使叶片失绿;观点二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理由是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缺镁导致叶绿素无法形成。有同学利用三组长势相同的冬小麦幼苗完成下列实验,探究哪种观点正确。
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培养液

实验处理

观察指标

A

全素培养液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B

缺锌培养液

C

缺镁培养液

(1)完成上表中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A组的冬小麦幼苗正常生长。
________,则观点一正确;若C组冬小麦幼苗表现出白苗病,而B组正常生长,则观点二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不正确;若B、C两组冬小麦幼苗都表现为白苗病,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正确。
(3)若实验证明冬小麦白苗病是由缺锌引起的,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明该观点正确,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增加步骤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6 . 气孔有利于二氧化碳流入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但同时也是蒸腾作用丧失水分的门户。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在拟南芥气孔的保卫细胞中表达了一种K+载体蛋白(BLINK1),如下图1所示。该载体蛋白能调控气孔快速开启与关闭,而野生拟南芥无BLINK1,气孔开闭较慢。下图2表示拟南芥在一天中连续光照和间隔光照(强光和弱光交替光照)下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据图1分析,转基因拟南芥保卫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____________,其气孔能够快速开启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拟南芥叶片光合产物的去向,可采用____________法。由图2可知,间隔光照条件下,转基因植株每升水可产生植物茎的干重大于野生植株,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两种拟南芥在同一试验田中氧气释放速率变化图。


当光照强度为m时,植株A的光合速率与植株B光合速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当光照强度为n时,测得植株A的R酶(R酶是催化五碳化合物和CO2生成三碳化合物反应的酶)的活性比植株B的高,据此推测植株A的光合放氧速率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
7 . 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A.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图乙中的m4
B.图甲中c点时,图乙中有m1=n1=m4=n4
C.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D.图甲中a、b、c、d、e任意一点,图乙中都有m1=n1>0,m2=n2>0
2022-08-10更新 | 2689次组卷 | 40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8 . 下列属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点的是(       
①以葡萄糖等有机物为底物    ②中间产物都有丙酮酸    ③需O2参与
④产物都有CO2    ⑤在线粒体中进行    ⑥都可以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④⑥D.②③⑤
9 . 下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蓝细菌、新冠病毒、水绵和酵母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阴影部分可能包含(       
A.核糖体B.染色体
C.DNAD.RNA
2022-04-29更新 | 7238次组卷 | 5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10 . 胞内Na+区隔化是植物抵御盐胁迫的途径之一,液泡膜上H+-焦磷酸酶能利用水解焦磷酸释放的能量将H+运进液泡,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能驱动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M将H+运出液泡,同时将Na+由细胞质基质运进液泡,实现Na+区隔化。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液泡中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中
B.H+-焦磷酸酶及转运蛋白M均具有转运功能
C.细胞质基质中的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液泡
D.低温低氧条件下上述Na+转运过程不受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