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自噬溶酶体是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形成的,自噬溶酶体会将来自自噬体的物质降解,降解物可能被细胞再利用。如图为包裹待降解线粒体的自噬溶酶体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自噬体是包裹线粒体的双层膜封闭结构
B.细胞自噬可以使细胞在营养匮乏时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细胞自噬能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说明该生理过程具有免疫作用
D.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特点
2 . 科学家在流动镶嵌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脂筏模型(如图),该模型认为:脂筏是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和磷脂的微结构域,胆固醇就像胶水一样,对磷脂的亲和力很高:脂筏相对稳定、分子排列较紧密、流动性较低,其上“停泊”着各种膜蛋白;脂筏的面积可能占膜表面积的一半以上,每个脂筏的大小都可以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脂筏上“停泊”的跨膜蛋白是固定不动的
B.A侧有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的糖类分子,因此是细胞膜外侧
C.脂筏模型表明,磷脂、胆固醇、蛋白质等在膜上均匀分布
D.若去除胆固醇,则不利于提取脂筏上的蛋白质
3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两者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B.细胞核内的核仁主要与mRNA的合成有关
C.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均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有关
D.溶酶体含有多种由高尔基体合成的水解酶,在细胞中参与多种物质的消化
2022-10-2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生物试题
22-23高三上·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4 . 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包裹细胞自身物质的双层膜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病变物质或结构的过程,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根据细胞内底物进入溶酶体腔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细胞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自噬三种方式,具体过程如图1—3所示。“抗蛇毒血清”的生产过程是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至马的体内,重复几次后,从马的血清中获得“抗蛇毒血清”,中和蛇毒的物质主要是抗体。图4为免疫细胞内“抗蛇毒血清”抗体的合成及分泌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1,隔离膜的形成可来自高尔基体或___,巨自噬过程中的底物通常是细胞中损坏的蛋白质或___。除此外,溶酶体在细胞中的作用是___
(2)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_。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___(填“增强”“减弱”)。
(3)图2微自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的结构特点。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为什么溶酶体膜不会被这些水解酶分解?尝试提出一种假说___
(4)从图3中可看出,分子伴侣—底物复合物形成后,将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结合,该受体除了能___外,还能促进底物分子去折叠,以保证底物分子顺利进入溶酶体。
(5)图4“抗蛇毒血清”中的抗体合成和分泌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核糖体→___(用图4序号和箭头表示)。
2022-10-20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那么这些成分是如何组成细胞膜的?对这一问题科学家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在1959年,罗伯特森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提出了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的内外两层为___________分子,在电子显微镜下颜色较___________,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膜的中间层为___________分子。
(2)之后科学家对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提出了质疑,这是因为如果细胞膜是这样的结构,则细胞膜的___________将难以实现。
(3)关于细胞膜的结构,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___________模型。写出该模型与静态结构模型的两个主要不同点___________
2022-10-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抗寒力逐渐加强,该过程称为抗寒锻炼。我国北方晚秋及早春时,寒潮入侵,气温骤然下降,会造成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冻害。某科研团队对冬小麦在不同时期细胞内水的含量及呼吸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随着抗寒锻炼过程的推进,小麦体内水分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从而有利于小麦抗寒性的增强。
(2)进一步研究表明,冬小麦抗寒锻炼前后细胞质膜的变化如图2所示:该变化的基础是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锻炼后冬小麦抗寒能力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提高细胞液的浓度可使植物的结冰温度降低。推测在抗寒锻炼过程中,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___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与此同时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糖分___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从而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
(4)另一研究表明,冬季来临时小麦体内脱落酸的含量会增多,导致核膜开口逐渐关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停止。该变化将导致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填“变长”或“变短”),以增强抗寒能力。
(5)综合上述研究,请提出一条预防大田作物冻害发生的可行方案_____________
2022-09-07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人成熟红细胞可应用于递送药物。将红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溶液(甲)中,使其细胞膜上出现孔洞,药物通过孔洞进入细胞后再转移至浓度与红细胞内液相同的溶液中,膜表面孔洞闭合,将药物包载在细胞内,再运送至靶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包载入的药物必须具有脂溶性的特点
B.甲溶液的浓度应高于红细胞内液的浓度
C.包载入药物的方法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在临床使用时无需进行严格的血型匹配
8 . 溶酶体的形成途径有多种,M6P(甘露糖—6-磷酸)途径是溶酶体分选的主要途径之一。M6P分选途径是通过对一类称为溶酶体贮积症的遗传病的研究发现的,此类遗传病是由于溶酶体中缺少一种或几种酶所致。下图是溶酶体形成的M6P分选途径的主要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到细胞外的溶酶体酶被回收的过程体现了选择透过性
B.M6P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溶酶体酶在内质网内积累
C.细胞质膜上的M6P受体可减少溶酶体酶不正确地分泌到细胞外
D.若溶酶体酶磷酸化过程受阻,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吞物质的蓄积
9 .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为研究生物膜的特点,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用荧光物质标记某动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荧光淬灭(淬灭后荧光物质不再发光),随后该淬灭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淬灭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细胞膜中分子的运动具有 _____作用,该实验说明细胞膜具有 _____特点。
(2)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当涨破的红细胞将内容物释放之后,其细胞膜又会重新封闭起来,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血影。涨破的细胞又能重新封闭起来也说明细胞具有上述特点。科学家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去除部分膜蛋白,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如下:
实验处理膜蛋白种类处理后红细胞形态
血型糖蛋白带 3 蛋白带 4.1 蛋白锚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
试剂甲++++--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还能保持
(“+”表示有,“-”表示无)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态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有 _____
(3)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细胞分为三组:
甲组:不作处理;
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并分布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如图1所示)。
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细胞膜上的蛋白进行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脂双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时,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根据结果推测,1~5号蛋白质中,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 _____(填编号),镶在膜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是 _____(填编号)。研究发现,细胞膜中各种成分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体现了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这种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是生命活动高度有序的保障。例如细胞运动、信息交流及_____等都具有方向性,这些方向性的维持依赖于膜蛋白、膜脂及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
(4)ATP合成酶是一种膜蛋白,由突出于膜外的F1和嵌入膜内的F0两部分组成。F1负责ATP的合成或水解,F0是一个疏水蛋白复合体,形成跨膜H+通道,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成酶时,ADP与Pi结合形成ATP。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ATP合成酶在_____上合成,据图推测,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量会_____
10 . 细胞内的自噬体包裹着需要降解的细胞结构或物质,当其与溶酶体融合后,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会被降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噬贯穿于细胞生长发育的整个生理过程中
B.细胞可以通过降解自身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
C.内容物被降解的部分产物可以通过细胞膜排出细胞外
D.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022-05-24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