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和病毒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C.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D.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2 . 某科学研究发现,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垃圾袋”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B.“分子垃圾袋”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组件”中有氨基酸
D.“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
3 . 图为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谷氨酸从甲膜释放和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都需要消耗能量
B.谷氨酸与受体结合后使乙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外负内正转变为外正内负
C.某药物抑制过程③谷氨酸的回收,乙膜持续兴奋,可能会导致谷氨酸受体减少
D.过程①和过程②都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4 . 高尔基体的顺面和反面分别称为CGN区和TGN区, CGN接受由内质网合成的物质转入中间膜囊进一步修饰加工,TGN区参与蛋白质的分类和包装。如图是发生在TGN区的3条分选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条分选途径中蛋白质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由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GN区和TGN区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图中的信号分子可能是各种激素,也可能是神经递质等物质
D.该细胞不断有囊泡融合到细胞膜上,细胞膜总面积不断增大
2023-07-2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哺乳动物的细胞膜具有不同类型的磷脂(SM、PC、PE、PS和PI),磷脂均由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组成。与PC相比,PE极性头部空间占位较小,二者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不等比分布可影响脂双层的曲度。下表为人体红细胞膜中几种磷脂分布的百分比。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SM

PC

PE

PS

PI

X侧含量(%)

21

18

5

3

3

Y侧含量(%)

3

7

22

14

4

A.X侧为细胞内侧而,Y侧为细胞外侧面
B.磷脂的不均匀分布与膜蛋白的分布也有关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对水的亲疏有关
D.膜上的磷脂分子和通道蛋白都存在疏水性部分和亲水性部分
6 . 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内含有磷脂酶、蛋白酶、核酸酶等多种酶。溶酶体内的pH约为5,细胞质基质pH约为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包裹着衰老线粒体的囊泡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B.与消化道中的水解反应相似,溶酶体内的水解反应也需要消耗ATP
C.因溶酶体内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所以当pH为7时,活性最高
D.溶酶体膜上可能含有某种载体蛋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H+运入溶酶体
2023-07-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同位素标记法和荧光标记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高尔基体中的放射性强度先减小后增大
B.用32P标记的核糖核苷酸培养干细胞,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
C.用荧光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其他实验一起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用荧光标记已知的目的基因作为探针,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拼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2023-07-0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能够用于杀死人类某些癌细胞,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的原理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无限增殖并能产生所需抗体
C.②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
D.抗体的作用是杀死癌细胞
2023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9 . 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运行,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的运输依赖于细胞骨架
B.囊泡可来自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囊泡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
2023-06-12更新 | 5862次组卷 | 38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列说法与生物膜结构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
A.罗伯特森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B.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
C.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欧文顿提出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