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图示为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复合物SNARE(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的融合蛋白附着蛋白受体)在囊泡锚定和融合中的作用机制,图中GTP的生理功能及产生均与ATP类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图所示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B.在囊泡运输货物过程中,囊泡周围会出现线粒体
C.SNARE可存在于神经细胞的突触小体内,且对突触发挥功能意义重大
D.图中囊泡来自高尔基体,靶膜为细胞膜
2023-10-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TP不仅存在于细胞内部,而且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细胞外基质之中,称为eATP,eATP是细胞内的ATP通过胞吐等途径分泌到细胞外的。eATP作为一种信使分子,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机制参与细胞代谢、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控。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根尖组织细胞中且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动物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eATP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2)细胞内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水解直接提供能量的,但细胞内ATP的含量却能基本保持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eATP浓度对细胞胞吞的调节作用,某生物小组用特殊荧光染料对正常生长状态下的胡杨细胞的细胞膜进行染色(已知生长状态下的胡杨细胞能进行胞吞);再用不同浓度的eATP进行分组实验;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内囊泡的相对荧光强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eATP浓度/(mol·L-1050200400
相对荧光强度1.001.000.740.62
生长状态下的胡杨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能与eATP结合的_________________;分析表中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疱疹病毒(HSV)是一类双链DNA病毒,能感染多种动物,其蛋白质外有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包膜。HSV-2可先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结合,再通过膜的融合进入宿主细胞,接着其DNA进入细胞核完成复制。研究发现,胞外Ca2+通过Ca2+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对HSV-2的感染及复制至关重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SV-2进入宿主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B.HSV-2的DNA通过核孔进入宿主细胞的细胞核
C.对宿主细胞使用Ca2+通道阻断剂,可能对HSV-2的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D.胞外Ca2+内流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
4 . 甜菜块根细胞中有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水变红,这是因为(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2023-01-13更新 | 53次组卷 | 59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将生物膜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并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降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垃圾袋”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塑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
D.囊泡的转运过程可反映生物膜结构的统一性
6 . 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和功能如图所示,序号①~⑥代表相关细胞器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①~⑥代表的结构,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图中的初级溶酶体起源于内质网,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有联系
C.图中吞噬体的形成和④的细胞内消化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溶酶体中的各种水解酶的合成受到结构⑥的控制
2022-12-09更新 | 44次组卷 | 12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水稻对土壤中低浓度镉的富集水平仅次于生菜。袁隆平团队将水稻的吸镉基因敲掉,创造了去镉大米,解决了中国人吃得安全这一难题。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镉离子进入水稻细胞的过程叫做渗透作用
B.镉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导致
C.水稻吸收镉离子的能力受环境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影响
D.水稻基因的特异性,决定了磷脂分子的特异性吸收镉元素
2022-09-1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周测14生物试题
8 . 在机体局部发炎时,由发炎部位细胞发出信号,使该处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表达其膜上的P选择蛋白(一种跨膜蛋白),血浆中的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粘附并移出血管(如下图①②③),最后进入感染部位的组织中,吞噬病原体。据图分析回答:

(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有______和蛋白质。
(2)在毛细血管壁细胞中,合成P选择蛋白的细胞器是______。P选择蛋白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含有肽键数为_____________
(3)①②③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
(4)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能够识别,是因为白细胞膜上的______与P选择蛋白的相互识别作用。
(5)白细胞在感染部位吞噬并消灭病原体的过程属于______免疫。
(6)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
2022-08-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周练 生物试题
9 . 下列有关生物学上的“骨架”(或“支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B.生物膜的“骨架”是可以运动的
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的运动、分裂、能量转化等都有关
D.在DNA的“骨架”上,每个脱氧核糖与一个碱基相连
2022-05-12更新 | 42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中学段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二模)生物试题
10 . 根尖等的分生组织细胞中有许多来源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小型原液泡,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原液泡通过相互融合等作用,不断扩大形成中央大液泡。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柠檬酸和苹果酸可被转移到液泡中,以避免细胞质基质的pH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液泡膜与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的结构和组成成分相似
B.根尖细胞内中央大液泡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液泡可以通过调节细胞液的pH维持细胞内部相对稳定
D.柠檬酸、苹果酸跨液泡膜的运输所需能量均来自线粒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