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OKT3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T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是针对T细胞上CD3抗原,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器官移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OKT3的制备过程中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原理
B.以提纯的CD3作为抗原使小鼠产生免疫,分离出B细胞
C.制备OKT3时,需用胰蛋白酶和聚乙二醇等进行处理培养
D.经1次筛选就能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细胞
2023-02-10更新 | 394次组卷 | 2卷引用: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课后)
2 . 下图表示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图中◎表示)的运载体,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体与靶细胞融合将药物送入靶细胞,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B.图a中是能在水中结晶或溶解的药物
C.可在脂质体膜上镶嵌某种蛋白质,使脂质体与特定细胞起作用
D.图b中是脂溶性药物
2023-04-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2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1
3 . 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出现大量的异常白细胞,白细胞有穿渗进入组织的能力,浸润到其他组织和脏器后会引起头疼或呕吐等症状,而正常的血细胞(如红细胞)明显减少。通过骨髓移植可以有效地治疗白血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细胞穿渗进入组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白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红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是白血病产生的原因
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程度低于白细胞和红细胞
D.造血干细胞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之后可以变为白细胞或红细胞
2023-01-20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巩固版)
4 . 溶酶体参与了细胞的自噬作用和吞噬作用,并进行细胞内“消化”,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自噬是机体维持稳定的一种方式
B.细胞吞噬作用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线粒体
C.吞噬作用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D.衰老的细胞器被自噬消化后产生的物质部分可以被再利用
2023-01-15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6.3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课后)
5 . 细胞外囊泡(EV)是由细胞释放的膜泡状结构。研究表明,EV可以将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蛋白质、脂质等)输送到邻近或远处的细胞,被靶细胞识别并接受。下列有关EV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间可通过EV进行信息交流
B.EV由细胞释放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靶细胞识别EV与其细胞膜上特定磷脂有关
D.EV可保护其内部蛋白质不被细胞质中的酶降解
2023-01-08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拓展版)
6 . 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动性的影响如图,其中微粘度的大小与膜流动性的高低呈负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人工膜相比,动物细胞膜的成分还有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
B.由图可知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提高人工膜的流动性
C.由图可知胆固醇使膜的流动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D.脂质膜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脂质膜的分子大多可以运动
7 . 在人一鼠细胞融合实验基础上,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和蛋白质合成途径,对膜蛋白运动没有影响。但是当降低温度时,膜蛋白的扩散速率降低至原来的1/20~1/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一鼠细胞融合后红绿色荧光均匀分布,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膜蛋白的合成不影响其运动,膜蛋白的运动需要消耗ATP
C.细胞膜的流动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下膜的流动性减慢
D.细胞完成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8 . 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核酸形成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凋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C.巨噬细胞能吞噬分解凋亡细胞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有关
D.酶Ⅰ能切割核酸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
2023-01-04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6.3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巩固版)
9 .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膜上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实验过程如下图甲,结果如下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技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力反驳了罗伯特森的模型假说
B.理论分析,若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则荧光强度F2与F1不相等
C.改变实验温度,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
D.用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磷脂结合开展实验,猝灭部位荧光也会再现
2023-01-04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拓展版)
10 . 图1表示人体内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图2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
D.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2023-11-09更新 | 242次组卷 | 56卷引用: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精选练习)-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