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A和B表示两种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_____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一般采用_____法。
(2)能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是_____(填细胞器名称),它也是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 物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通道。A和B之间不直接相通,通过COPI和COPⅡ运输物 质,B上的KDEL蛋白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错误转运到B的内质网驻留蛋白,并通过 形成COPI将其运回A并释放,KDEL蛋白与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结合能力随pH升高 而减弱,据此推测B内KDEL受体蛋白所在区域的pH比A的pH要_____(填 “高”或“低”)。
(3)据图分析,溶酶体起源于_____(填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溶酶体内的pH为5左右,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其分解吞噬的蛋白质,从蛋白质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的特点。细胞分泌的蛋白质作用于靶细胞时,会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 . HIV进入细胞后,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但其能和核膜接触使核膜发生变形、内陷,从而形成包裹住HIV的囊泡,最终在核内释放HIV。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的RNA和细胞核中的RNA均是遗传物质
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C.HIV进入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依赖核膜的流动性
D.核内的HIV会影响细胞核对细胞代谢的控制
3 .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蛋白质均可运动
B.荧光染料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观察提出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是一种静态模型
D.用丙酮提取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全部脂质,在空气—水的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单分子层的面积将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4 . 图1为反射弧模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M、N表示刺激位点。图2为可卡因(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同时是较强的中枢兴奋剂,图中的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感受器的是___________(填图中编号),③作为神经中枢,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
(2)若图1表示无损伤的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刺激M点,①处不能产生兴奋,⑤处能够产生效应,则说明兴奋在反射弧上是___________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2中a表示___________,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
(4)已知可卡因能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瘾君子”吸食可卡因后表现出健谈和异常兴奋,推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5 .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生物膜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系统指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
B.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可导致细胞膜成分的自我更新
C.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磷脂分子决定
D.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6 . 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和功能如图所示,序号①~⑥代表相关细胞器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①~⑥代表的结构,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图中的初级溶酶体起源于内质网,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有联系
C.图中吞噬体的形成和④的细胞内消化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溶酶体中的各种水解酶的合成受到结构⑥的控制
2022-12-09更新 | 44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下图状态,a、b 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A.a>b,细胞吸水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a<b,细胞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8 . 生物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这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关于生物膜的事实或实例的问题:
(1)不同生物膜执行的功能不同,这主要与不同生物膜上_______有关。
(2)某种致病细菌含有的生物膜是______。细胞内合成的外毒素能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 ________
(3)某动物细胞的细胞器含有甲、乙两层膜,乙膜上含有ATP合成酶,能催化ATP的合成,则乙膜为_______
(4)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还可以调节_______,同时液泡膜和____所组成的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2022-12-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联考生物试题
9 . 抗利尿激素(ADH)在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ADHR 是ADH的受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DH与ADHR的识别具有特异性
B.ADH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可促进ATP水解生成cAMP
C.水通道蛋白-2由囊泡包裹着与管腔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可促进ADH分泌,使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2的数量增加
2022-12-0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联考生物试题
10 . 一个世纪以来,细胞膜的结构研究仍停留在模型假说阶段。中科院课题组对多种细胞膜结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结合多种模型观点,阐明了细胞膜的多种特征。如图为该课题组提出的哺乳动物组织细胞膜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有核组织细胞膜外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而细胞膜内侧相对粗糙,由此可推测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2)现提取细胞线粒体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的面积为S,预测线粒体表面积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或“<”)S/4。若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鸡的红细胞”“羊的红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研究者用荧光物质标记某动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荧光淬灭(淬灭后荧光物质不再发光),随后该淬灭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淬灭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这说明胆固醇对细胞膜中分子的运动具有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4)为了探究温度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发现40min后,融合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均匀相间分布。请指出该探究实验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并完善实验设计思路。
①不足之处:____________
②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