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图为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谷氨酸从甲膜释放和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都需要消耗能量
B.谷氨酸与受体结合后使乙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外负内正转变为外正内负
C.某药物抑制过程③谷氨酸的回收,乙膜持续兴奋,可能会导致谷氨酸受体减少
D.过程①和过程②都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2 . 我国科研工作者将菠菜类囊体构建为纳米类囊体单位(NTU),并包裹上小鼠细胞膜形成膜被类囊体单位(CM-NTU),然后,通过融合将NTU导入软骨关节炎小鼠的软骨细胞,重建了该细胞在光照下的能量代谢平衡,为软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包裹上小鼠细胞膜的原因是动物细胞膜更容易获得
B.NTU的跨物种“移植”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在软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NTU保留了光合色素和酶
D.NTU产生的NADPH中的能量可用于线粒体基质中ATP的合成
3 .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主要是由脂肪和蛋白质组成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C.在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具膜细胞器之间只有结构上的联系
D.在适宜条件下,大鼠脾脏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4 . 胆固醇在C-7位脱氢即得到7-脱氢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变成维生素D3,在动物体内胆固醇可转变为性激素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在血液中有运输功能,胆固醇还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P的吸收
B.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3、胆固醇转变成性激素过程有生物大分子参与
C.胆固醇、维生素D3、性激素的元素组成为C、H、O,其都可用苏丹Ⅲ进行检测
D.动植物细胞中的胆固醇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有利于调节膜的流动性
5 . 胡杨具有高温45℃热不死、低温-40℃冻不死的特性,该植物是我国西北大漠的守卫者。下列与胡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季节的胡杨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没有变化
B.在外界45℃下,胡杨体内的ATP合成酶会完全变性失活
C.在胡杨的不同发育阶段,细胞内mRNA的种类无差异
D.从25℃至-40℃,胡杨细胞膜的流动性会降低
6 . 脂多糖(LPS)是伤寒沙门氏菌的主要致病毒素。在研发伤寒沙门氏菌LPS疫苗的过程中,利用多肽模拟LPS。多肽模拟LPS抗原特征的相似程度越高,其与LPS竞争抗体结合位点的能力越强。为鉴定多肽A、B模拟、LPS抗原特征的相似程度,研究人员利用抗LPS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部分实验步骤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LP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B.图1步骤c中与LPS结合的抗体会被洗脱掉,与多肽结合的抗体未被洗脱
C.b过程利用的原理是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D.图2表明多肽B模拟LPS效果更好
2023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7 . 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运行,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的运输依赖于细胞骨架
B.囊泡可来自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囊泡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
2023-06-12更新 | 5824次组卷 | 38卷引用:浙科版必修一2.5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整体(课前)
8 . 细胞外囊泡可由真核细胞分泌,能将各种大分子物质和代谢产物从供体细胞传递到受体细胞,可作为治疗剂载体的新兴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囊泡膜的组成成分和细胞膜相似,主要是胆固醇和蛋白质
B.细胞外囊泡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是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导致的
C.细胞外囊泡携带物质从供体细胞传递到受体细胞,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利用细胞外囊泡运输脂溶性物质时,可将其包裹在两层磷脂中间
2023-06-06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科版必修一2.5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整体(课前)
9 .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毒的过程是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因为有巨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10 .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膜蛋白和磷脂分子在质膜中均可运动,且膜蛋白运动性更强
B.质膜具有不对称性的唯一原因是膜蛋白的不对称分布
C.质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蛋白和磷脂分子均有关联
D.载体蛋白是一类覆盖、镶嵌、贯穿于脂双层的蛋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