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当线粒体受损时,细胞可通过清理受损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内的稳态。科研人员推测受损线粒体可通过进入迁移体(细胞在迁移中形成的一种囊泡结构)而被释放到细胞外,即“线粒体胞吐”。为此,科研人员利用绿色荧光标记迁移体,红色荧光标记线粒体,用药物C处理细胞使线粒体受损,根据迁移体中红绿荧光重叠情况来验证上述推测。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内的_____锚定并支撑着细胞器,与细胞器在细胞内的运输有关,“线粒体胞吐”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_____的特点。
(2)为进一步研究D蛋白和K蛋白在线粒体胞吐中的作用,对红色荧光标记了线粒体的细胞进行相应操作,检测迁移体中的红色荧光,操作及结果如图1和2。
   
图1结果表明,K蛋白的功能是_____。图2结果表明,D蛋白和K蛋白的关系及作用机理是_____
(3)研究表明,正常线粒体内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均,形成线粒体膜电位,而受损线粒体的膜电位丧失或降低。科研人员构建了D蛋白基因敲除的细胞系,测定并计算经药物C处理的正常细胞和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的线粒体膜电位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细胞类型正常细胞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
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值(荧光强度相对值)4.15.8
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值升高的原因是_____
2 . 下图1所示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

   

(1)图1中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
(2)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性,这是因为____
(3)图2中[3]___主要由_____组成,[2]的功能是______
(4)为研究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细胞生物学家以伞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在帽状体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帽状体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

   

①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_____
②有人认为细胞开始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与细胞质的体积比值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请你利用伞藻设计一个补充实验,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_____
3 .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常用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所有磷脂并铺成磷脂单分子层,其面积正好为红细胞膜面积的两倍,其原因是:①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当涨破的红细胞将内容物释放之后,其细胞膜可以重新封闭起来形成红细胞血影,涨破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可以重新封闭起来说明__________
(3)科学家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去除部分膜蛋白,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如表:

实验处理

膜蛋白种类

处理后红细胞形态

血型糖蛋白

带3蛋白

带4.1蛋白

锚蛋白

血影蛋白

肌动蛋白

试剂甲

+

+

+

+

-

-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

-

-

+

+

+

+

还能保持

(注:“+”表示有,“-”表示无)
根据上表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态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
将细胞分为以下三组:
甲组:不做处理。
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的膜蛋白,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5号蛋白质中,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其最可能是__________(填编号),镶在膜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填编号)。
(5)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为“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这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__________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__________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2023-07-16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图1代表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_____________侧(填“P”或“Q”)为细胞外。
(2)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
(3)小肠基膜上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据图2推测,Na+-K+泵的两种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
(4)图2中葡萄糖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受温度的影响,是因为温度影响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特性。
(5)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1)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载体蛋白由相关基因控制合成)实验步骤:取甲(敲除了SGLTI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乙(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丙(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三组其他生理状况均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了上述研究结果。
2023-05-31更新 | 82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广西南宁市二中高三考前模拟大演练-理综生物试题
5 . 下图表示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基因定位的过程,在人一鼠杂种细胞中人的染色体会以随机方式丢失,通过分析基因产物进行基因定位。回答下列问题:

(1)人、鼠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应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加入灭活仙台病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对杂种细胞进行培养时,培养基中除必要的营养外通常需要加入__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为了保证无菌,除了对培养基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还需要__________,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3)现检测细胞I、Ⅱ、Ⅲ中人的4种酶活性,只有Ⅱ具有芳怪羟化酶活性,只有Ⅲ具有胸苷激酶活性,I、Ⅲ都有磷酸甘油酸激酶活性,I、Ⅱ、Ⅲ均有乳酸脱氢酶活性。由此可得出:芳烃羟化酶基因位于__________号染色体上,乳酸脱氢酶基因位于__________号染色体上,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4)在动、植物细胞工程中,细胞融合技术的意义是__________
2023-04-12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宁夏吴忠市高考模拟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6 . 我国科研工作者成功地将改造的菠菜类囊体导入动物软骨细胞,实现了其在哺乳动物骨关节炎疾病治疗上有价值的探索。下图1为叶绿体的局部电镜照片,图2为导入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结构_____(填图中标号)是类囊体。类囊体膜中的ATP合酶在降低质子电化学梯度的同时合成的ATP,用于②中多个反应,类囊体上反应的终产物除ATP外还有_____
(2)如果直接将菠菜的类囊体移植到人体内或细胞内,人体内的_____(填细胞名称)会将其视作异物清理,细胞内的_____(填细胞器名称)也会将其降解。
(3)据图2分析,菠菜类囊体进入动物细胞,实现类囊体跨种“移植”的原理是_____,NTU(纳米类囊体单位)在软骨细胞内能发挥作用,说明NTU保留了类囊体表面的_____
(4)骨关节炎的本质是软骨细胞的退变、老化,它源于软骨细胞内部的合成代谢不足。研究发现,NTU进入退化软骨细胞后,线粒体中与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从而改善了软骨细胞的合成代谢。在软骨细胞内合成的NADPH中的能量,最终在线粒体_____(填场所)转移到ATP中。
(5)为了观察、评估软骨细胞膜(CM)协助NTU进入细胞的效果,研究团队完成了以下实验:
实验及组别培养组合细胞中荧光平均强度
实验一1蓝色荧光标记的巨噬细胞+NTU(红色荧光标记)
2蓝色荧光标记的巨噬细胞+CM-NTU(红色荧光标记)
3蓝色荧光标记的巨噬细胞+LNP-NTU(红色荧光标记)
实验二1蓝色荧光标记的软骨细胞+NTU(红色荧光标记)0.002
2蓝色荧光标记的软骨细胞+CM-NTU(红色荧光标记)0.27
3蓝色荧光标记的软骨细胞+LNP-NTU(红色荧光标记)0.005

说明:LNP为非细胞膜结构脂质体。
①实验设置LNP-NTU组的目的是_____
②根据实验一分析,相比NTU直接进入巨噬细胞,用CM包裹的优点是_____
③实验二的结果表明:_____
2023-03-26更新 | 7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生物试题
7 . 2022 年 12 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属邵逸夫医院科研团队发表的论文, 将菠菜 细胞的叶绿体类囊体装配到衰老的哺乳动 物细胞里, 竟能重建动物细胞内的能量代谢 平衡,让衰老的细胞恢复活力,该研究的作 用机制如图所示。该研究成果成功治疗了小 鼠的骨关节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菠菜中的叶绿体含量很高,在对其光合色 素含量和种类进行分析时,通常可用________ 溶剂来提取, 将提取的色素溶液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__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 产生氧气, 理由是_____
(2)类囊体的制备,可将研磨后的新鲜菠菜碎片加入 pH 值为 7.8 的________(填“低渗”或“等 渗”或“高渗”) 的缓冲溶液中,可以使用____________法分离出类囊体。
(3)类囊体移植到人体细胞,需要使用动物自身的细胞膜来包裹类囊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类囊体的移植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在光照刺激下, 含有类囊体的软骨细胞内的__________ (物质)水平显著提升,小鼠的关节健康得到明显改善。
(4)科研工作者发现一种突变型菠菜,在适宜光照下,与正常菠菜相比, 其光合速率明显上升。某 生物兴趣小组推测, 突变型菠菜光合速率的上升是与其光反应速率上升有关。请利用正常菠菜 和突变型菠菜的类囊体悬浮液、光源等实验材料, 设计简单实验验证上述推测。请简要写出实 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系列实验证明质膜具有流动性。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来探究温度对质膜流动性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质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下融合并培养,发现融合质膜上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均匀相间分布所用时间为40min。
(1)请分析实验的严谨性后进行补充。
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标记人和鼠质膜上的蛋白质并均分为两组,然后分别_________,观察并记录_________的时间。
(2)实验预测及分析:

荧光物质分布均匀所用的时间

温度/℃

10

若大于40min

若等于40min

若小于40min

37

40min

40

若小于40min

若等于40min

若大于40min

结论

A.①

B.②

C.升高温度细胞膜流动性减弱

结论:A.①_______ 、B.②________ 、C.升高温度,细胞膜流动性减弱。该实验最可能的结论是 _________(填字母)。
(3)该实验除通过荧光物质分布均匀所用的时间比较来判断结论外,还可用 _________来判断。根据该方法预测,40min后在10℃下融合的细胞中荧光物质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__
2023-06-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崇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最好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当涨破的红细胞将内容物释放之后,其细胞膜又会重新封闭起来,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血影。涨破的细胞又能重新封闭起来说明_____________
(2)科学家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去除部分膜蛋白,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

膜 蛋 白 类

处理后红细胞形态

血型糖蛋白

带3蛋白

带4.1蛋白

锚蛋白

血影蛋白

肌动蛋白

试剂甲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

还能保持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态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
(3)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将细胞分为三组:
甲组:不作处理;
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
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的膜蛋白,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磷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已知水通道蛋白贯穿磷脂双分子层,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5号蛋白质中,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____,镶在膜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是____(填编号)
(4)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_________________、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10 . 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物质结合,使两类细胞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但在37℃下保温0.5h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呈均匀分布(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是________的。
(2)人体细胞与小鼠细胞实现融合说明两种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___________
(3)如果该融合实验在20℃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明______
2022-11-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