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科学家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使两种细胞分别发出红色和绿色荧光,现用某种方法促使两个细胞相融合,在37℃下保温45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在融合后的细胞上呈现均匀分布,如图一所示。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
(2)若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进行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若此时加入________________试剂,出现的颜色应为________________
(3)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0℃下培养45分钟,发现融合细胞表面荧光仍为一半红色、一半绿色,如何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二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脂质体中,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________________处(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下图甲表示某种高等生物细胞中蛋白质X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乙表示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使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X,测得相应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丙是该细胞分泌X时,相关细胞器膜面积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细胞中与X物质的加工、运输和分泌直接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是________(填标号),它们的膜与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甲图中的b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是________;乙图中的f曲线所指代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
(3)请写出35S在甲图的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 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4)以上实验说明:各种不同的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________,它们之间密切联系,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
2019-11-26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二)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物质结合,使两类细胞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但在37 ℃下保温0.5 h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呈均匀分布。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____________物质。
(2)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由此可以证实与细胞膜结构“模型”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成立的。
(3)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融合实验在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明______。若在0 ℃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

请回答问题:
(1)细胞膜以___________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成分,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
(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___________;②被漂白区域内外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
(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_____作用,该结果支持推测___________(填“①”或“②”)。
(4)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___________
(5)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性。
5 .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
请回答问题:

(1)细胞膜以_________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成分,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
(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____;②被漂白区域内外_____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
(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作用,该结果支持推测_____(填“①”或“②”)。
(4)由图2可知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____,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_____
(5)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
14-15高一上·广东揭阳·期中
6 . 如图所示的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及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实验。
①选取人体的_______作为获得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成熟的红细胞B.神经细胞C.白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②将选取的材料放入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③提取其中细胞膜成分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所占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变形虫的运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一结构?______(填序号)
(5)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2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三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