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用测交的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为XY型,叶形有圆形和心形两种,由基因D、d控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由基因R、r控制。现有表型均为圆形叶红花的雌、雄两株植株,对其中一株植株进行诱变处理,使其产生的某种基因型配子不育,然后让这两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不考虑XY同源区段。

亲本

F1

圆形叶红花雌株×圆形叶红花雄株

圆形叶红花

心形叶红花

圆形叶白花

心形叶白花

雌株

1/3

1/6

雄株

1/12

1/4

1/12

1/12

(1)该植株的叶形和花色的遗传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D、d位于__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2)亲本雌、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若不进行诱变处理,理论上F1中圆形叶白花植株中雌雄之比为____________
(3)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诱变处理可能致使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雌”或“雄”)配子不育。利用亲本和F1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较为简单的杂交实验,通过观察后代中有无圆形叶红花植株出现即可证明上述推论(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
(4)假设诱变处理对植株的影响同样适用于F1植株,则F1中的圆形叶红花雌株和心形叶白花雄株杂交,子代雌性植株中心形叶红花植株占____________
2 . 许多植物品种表现为杂种优势。某农作物是高度自交植物,培育杂种比较困难。研究人员利用在该植物中发现的雄性不育基因,为杂种的培育开辟便捷之路。现已知相关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如下∶种皮的褐色基因(B)对黄色基因(b)为完全显性;窄叶基因(N)对宽叶基因(n)为完全显性;雄性可育基因(F)对雄性不育基因(f)完全显性,f基因使植株不能产生花粉。为研究上述基因的遗传规律,进行了以下实验,F2个体由F1个体自交获得。
杂交组合P亲本F1表现型及比例F2表现型及比例
甲(褐色可育)×乙(黄色不育)褐色可育
丙(窄叶可育)×丁(宽叶不育)窄叶可育∶窄叶不育=1∶1窄叶可育∶窄叶不育∶宽叶可育∶宽叶不育=9∶3∶3∶1
戊(窄时褐色可育)×己(宽叶褐色可育)窄叶褐色可育∶窄叶黄色不育=3∶1

(1)根据杂交组合Ⅰ,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若F2出现____的结果,可说明相关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此种情况下,可根据种皮的颜色选出雄性不育个体,用于杂种培育实验,该过程的"便捷"之处在于____
(2)根据杂交组合Ⅱ,要鉴定 F2中某窄叶不育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最好选择表现型为____的个体与之杂交,若后代___,则说明被鉴定个体是纯合子。若杂交组合Ⅱ中F1两种表现型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雄性不育的纯合个体的概率是____
(3)已证明种皮颜色基因与育性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已知组合Ⅲ亲本中控制种皮颜色和叶型两种性状的基因中只有一种杂合,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请设计杂交实验,从组合Ⅲ的现有个体中筛选出种皮颜色和叶型双杂合的可育个体(要求杂交的母本为雄性不育的个体)。
2022-02-02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预测卷01-【大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生物大题限时集训(山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