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图为其初次侵入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发生的增殖过程及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①~④代表相关过程,APC为抗原呈递细胞,a~g代表免疫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的s蛋白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通过过程①、②侵入细胞并释放出病毒的RNA,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经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过程合成子代病毒。
(2)图中的免疫细胞a、b、e的共同点有_____。
A.它们都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
B.它们的细胞表面都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
C.受刺激后,都可以经历活化、增殖过程
D.它们都能分泌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
(3)图中免疫细胞b的活化除了图中所示信号外,还需要   __________信号刺激。同时,_________可促进b的分裂分化。
(4)制备的mRNA疫苗常用脂质体包裹后才用于接种。请尝试分析用脂质体包裹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
(5)2022年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增加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抗原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其原理如下图。结合垫处含有足量的、可移动的、与胶体金结合的抗体1,T处固定有抗体2,抗体1和抗体2与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呈红色。C处固定有抗体1的抗体,与抗体1结合也呈红色。

检测过程中反复进行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过程中此特异性结合共发生____次。若待测样本中不含新冠病毒,显色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为阴性。
2023-08-23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新冠病毒包膜表面的S蛋白能识别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并导致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制备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的线路是:提取新冠病毒RNA→通过RT-PCR(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筛选RBD蛋白(S蛋白中真正与ACE2结合的关键部分)基因(图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2)→导入CHO细胞并培养→提取并纯化RBD蛋白→制成疫苗。图3为利用电泳技术对PCR的产物进行纯度鉴定,1号泳道为标准(Marker),2号泳道为阳性对照组,3号泳道为实验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RT-PCR技术获取RBD蛋白基因时,需加入逆转录酶、TaqDNA聚合酶
B.3号泳道出现杂带的原因可能是引物的特异性不强,结合到模板的其他地方
C.2号泳道是以提纯的RBD蛋白基因片段为材料所做的阳性对照组
D.为提高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正确连接效率,最好选择限制酶EcoRI和HindⅢ切割
2023-07-02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3 . 荧光PCR法根据化学发光原理可以分为染料法和探针法。染料法中特殊染料本身不发光,但是当PCR扩增的时候,染料能够与DNA双链结合从而发光,如图1所示。探针法中除了引物外另外设置了一个探针,在探针的两端分别带上发光基团和淬灭基团,此时发光基团并不发光,但是当DNA通过引物合成的时候,探针被酶切降解释放出发光基团和淬灭基团,两种基团分开后产生荧光,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目标DNA的定量分析
B.与染料法相比,探针法的特异性更强
C.通过适当延长引物长度和降低复性温度可提高荧光PCR的特异性
D.用荧光PCR法检测人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前需要先进行逆转录
4 .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它的外观如图A所示,只需要将采集制备的样液滴在点样口(S)处,15分钟后,若T线和C线处同时显示横杠即阳性,要即时隔离、核查就医。它的内部结构如B所示(胶体金法),结合垫,T线和C线处分布有不同种类抗体,其中抗体1、3均能与待测抗原结合,抗体2能与抗体4结合,如果有被聚集沉淀的胶体金则会显色,出现横杠。下列关于该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使用单克隆抗体可以保障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性
B.抗体1和抗体3与待测抗原的结合部位是不同的
C.点样后,结合垫的抗体1和2能随样液向右扩散
D.T线C线均不显示横杠即为阴性,没有感染病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蓝细菌、新冠病毒、水绵和酵母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阴影部分可能包含(       
A.核糖体B.染色体
C.DNAD.RNA
2022-04-29更新 | 7206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医生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抗体诊断试剂盒需要根据新型冠状病毒内部的核酸研制
B.核酸检测法利用了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
C.肺炎患者的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都会导致肺水肿
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
7 . 某地疾控部门对新冠疫苗接种做了如下说明:①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②免疫程序为2针,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全病毒灭活疫苗失去了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能力
B.在上臂三角肌接种后,疫苗直接进入内环境引起免疫应答
C.第2次接种会刺激第1次接种产生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
D.疫苗的防治作用原理与注射康复者的血清提取物救治患者相同
8 . 从2020年初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目前,我国生产的新冠疫苗正在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做出巨大贡献。科研人员为疫苗的研发做了大量工作。
限制酶NcoISphI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C↓CATGGGCTAG↓C
限制酶NheIBumHI
识别序列和切测位点G↓GATCCG↓CTAGC

(1)图1中新冠病毒S蛋白的RNA在________作用下合成C,根据C分子序列可判断需要用限制酶__________切割质粒B。
(2)图2为新冠病毒疫苗制备过程。疫苗III生产过程中需用使用___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筛选工程菌,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培养基,同时需注意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
(3)核酸疫苗(又称DNA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它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能表达抗原特异性的基因组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从不同疫苗生产途径中可以看出,其中____________属于核酸疫苗。
(4)研发出的疫苗需进行动物实验。给实验动物注射疫苗后,在实验动物体内检测到了针对S抗原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S蛋白作为抗原,引发了特异性免疫
B.B淋巴细胞一定参与了上述免疫过程
C.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上述免疫过程
D.抗体大多是糖类或脂质等小分子有机物
(5)有人认为,与疫苗I相比,疫苗III安全性更高,请说出其理由______________
9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1)-(5)题。
资料一:S蛋白是新冠病毒(SARS-CoV-2) 感染机体的关键组分,也是研制新冠疫苗的关键起点。2021年2月25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领衔研发的以腺病毒为载体的疫苗获准上市注册申请,为我国乃至世界预防新冠疫情又增加了一件利器。下图为陈薇团队以缺失E1等基因的人复制缺陷腺病毒(E1基因是腺病毒基因组复制的关键基因)为载体的新冠疫苗研制流程示意图。

(1) HEK细胞是一种特殊的人胚胎肾源细胞,在该细胞中,质粒I和质粒II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进行同源重组,形成含S蛋白基因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为保证上述重组腺病毒能够大量复制,HEK细胞应含有______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对获得的重组腺病毒除用PCR检测s蛋白基因外,还需用__________的方法检测S蛋白。
(2)与复制型腺病毒相比,利用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制备成的疫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资料二:疫苗从研制走向临床使用,需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等多重检测,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陈薇团队对上述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其保护效果进行评价。图1、2表示不同的接种剂量和接种方式对小鼠免疫的影响,图3表示接种不同剂量疫苗,14天后接种新冠病毒,72小时后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毒含量。

(3) IFNy是一种能增强效应T细胞活力的淋巴因子,在免疫系统组成中,它与抗体均属于 _____。 由图1、图2结果可知,该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___________免疫。
(4)图3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结果显示疫苗对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为了达到最大的保护效果,该疫苗最适合的接种方式和剂量为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最近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有可能使该疫苗失去保护作用。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04更新 | 5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湖北省襄阳市五中高三5月冲刺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
10 . 请仔细阅读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COVID-19)是由RNA和蛋白质N构成的内核与外侧的囊膜共同组成,囊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镶嵌其上的3种蛋白质ME和S。N—核衣壳蛋白,M—膜糖蛋白,E—血凝素糖蛋白,S—刺突糖蛋白。
材料二 新型冠状病毒的增殖过程不是简单的地将其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内,而是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病毒包膜表面的S—刺突糖蛋白会和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识别,然后病毒胞膜与宿主细胞融合,最后病毒核衣壳蛋白和核酸一起进入宿主细胞,完成感染过程。新合成的病毒从细胞出来的方式与分泌蛋白相同,子代病毒也是通过囊泡排出细胞的。

(1)糖蛋白S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物质组成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组成成分与细胞相比,在种类上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
(3)请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型冠状病毒囊膜能够与细胞膜相融合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否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标记RNA和蛋 白质的新型冠状病毒,侵染人肺细胞的方法来探究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还是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15更新 | 67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