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腺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可用于将病毒改造并制备成疫苗。科研究员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转入腺病毒的基因组中,使寄生到体细胞的腺病毒表达产生S蛋白,S蛋白进入血浆中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最终产生抗S蛋白的抗体,使人体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腺病毒基因和新冠病毒基因的组成单体不同
B.可以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直接转入腺病毒的基因组中
C.细胞合成S蛋白和抗S蛋白抗体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D.S蛋白基因表达产生S蛋白的两个过程均以DNA为模板
2 . Vero细胞因不能合成抗病毒蛋白干扰素,因而广泛应用在病毒性疫苗生产上。将新冠病毒接种到Vero细胞后,经细胞培养、新冠病毒灭活及提纯,可制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ero细胞可为新冠病毒的大量繁殖提供保障,无需考虑培养液的营养物质是否充分
B.将新冠病毒接种到Vero细胞后,需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量血清以防止杂菌污染
C.进行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Vero细胞
D.每进行1次传代培养,培养瓶中的Vero细胞就经历1次细胞分裂
3 . 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我国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其核酸碱基序列(基因组)的测序,并通过与其他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对比,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中的特异核酸序列。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是因为它能在空气中增殖
B.酒精能引起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C.其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化合物
D.与大肠杆菌相比,其核酸特有的含氮碱基为尿嘧啶
4 . 2019新冠病毒(2019-nCoV)是一种具有囊膜的病毒,囊膜上的棘突蛋白可被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识别,然后囊膜和细胞膜融合,整个病毒进入肺泡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棘突蛋白是由新冠病毒的核糖体合成的
C.可用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直接培养新冠病毒
D.细胞膜与囊膜的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5 . 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我国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其核酸碱基序列(基因组)的测序,并通过与其他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对比,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中的特异核酸序列。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其核酸的特异性体现在核糖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B.与大肠杆菌细胞内含有的核酸相比,新冠病毒的核酸特有的含氮碱基为尿嘧啶
C.其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产物
D.其核酸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6 . 我国科兴及北京生物两款新冠灭活疫苗均使用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的传代细胞系)进行病毒扩增培养(见下图)。

(1)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多种,其中______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Vero细胞的培养应在培养箱中进行,箱内的气体环境条件为______
(2)Vero细胞的传代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______酶使细胞分散,并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______等天然成分。此外,在培养过程中,应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______
(3)将已对新冠病毒发生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Vero细胞系获得杂交细胞,再经过______筛选、克隆化培养和______检测,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______,用以生产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7 . 2020年7月20日,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新冠病毒疫苗II期临床试验的成果。该试验是由陈薇院士等人领衔的团队开展的研究,试验中使用的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基因重组疫苗)。试验结果表明,单次接种疫苗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95.3%受试者产生了中和抗体,89%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这表明,陈薇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可为健康人群提供“三重保护”,将新冠病毒“拒之门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的制备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受试者接受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后,体内能产生分泌特定抗体的效应T细胞
C.主要通过检测受试者体内新冠病毒抗体的含量来评价试验的有效性
D.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可以不注射该疫苗
2021-08-07更新 | 50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一中八一路校区2021-2022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外有包膜,可以通过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其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直接指导表达出RNA聚合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OVID-19外有包膜,其侵入细胞的方式和T2噬菌体不同
B.上述翻译过程所需要的核糖体、原料和能量都来自于宿主细胞
C.COVID-19增殖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宿主细胞不完全相同
D.人体细胞中COVID-19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与HIV的相同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科学家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用以奖励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上的重大贡献。艾利森和本庶佑在研究中发现:NK细胞(一种淋巴细胞)利用其细胞表面的PD-1来识别并保护正常细胞(如图1),某些癌细胞常常具有免疫逃逸现象,其机理是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质可与NK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导致NK细胞停止攻击癌细胞(如图2)。据此,科研团队开发出PD-1抑制剂类药物,能阻断癌细胞表面的PD-L1与NK细胞的PD-1结合,从而使NK细胞可以清除癌细胞(如图3)。

   

(1)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的作用至关重要,辅助性T细胞可以分泌______,从而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效应)T细胞的活化。已活化的细胞毒性(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
(2)使用PD-1抑制剂类药物,阻断癌细胞与PD-1结合的同时,也会使免疫细胞不能识别正常细胞,从而对正常细胞进行攻击,从而引发某些______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也体现了该药物的副作用。
(3)除使用PD-1抑制剂研制抗肿瘤药物外,根据上述机理,也可使用______(写出2个)来阻止癌细胞免疫逃逸,这可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
(4)新型冠状病毒为单链RNA病毒,具有变异快、传染性强等特点,现已引发全球性大流行。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主要用于病原学检查,检测病毒的______,采集血液样本主要用于血清学检查,检测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但后者检测容易造成假阴性(已经感染,但测试结果看起来没有被感染),其可能原因是______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