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新冠病毒(COVID-19)能以注入宿主细胞的RNA为模板直接翻译出蛋白质。如图为COVID-19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的+RNA上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COVID-19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个体
C.若宿主细胞含15N,则子代病毒都含15N
D.在宿主细胞中会发生逆转录和翻译
2023-07-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2 . 据中国疾控中心报告: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全国超过82%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一个典型的症状是发烧且伴全身疼痛。人体在发热时,身体会通过自身生理性的调节,释放一种叫做前列腺素的物质,许多实验结果证明,前列腺素E2与发热的关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前列腺素是非常重要的致痛物质,可激活外周痛觉感受器产生疼痛信号,并将疼痛信号传递给________,从而使人产生疼痛感。
(2)前列腺素E2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最终导致发热。布洛芬等药物可以起到退烧的作用,根据题目有关前列腺素的信息,试推测布洛芬能够退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3)注射疫苗是应对新冠的有效措施。目前常见的新冠疫苗有灭活疫苗、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该疫苗在人体内作为________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
(4)新冠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是介导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蛋白,据此,某科研团队研制出mRNA疫苗。接种mRNA疫苗后,该疫苗激发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____
2023-07-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3 . 猴痘病毒是一种包膜双链DNA病毒,通过飞沫和接触等途径传播,感染后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皮疹、肌肉痛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猴痘病毒能通过飞沫传播的原因是患者的唾液中有病毒
B.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可有效阻止猴痘病毒的传播
C.猴痘病毒在生命系统里面属于个体层次
D.猴痘病毒的变异能力小于新型冠状病毒
2023-07-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4 . 我国研发的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组合——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两种特异性抗体)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新冠病毒囊膜上的S蛋白通过与宿主细胞上的ACE2受体结合而入侵宿主细胞,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可使S蛋白快速从新冠病毒上脱落,从而阻断这一过程,并且对当前的突变株病毒都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被新冠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与吞噬细胞接触后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B.直接受相关抗原刺激的浆细胞会立即分泌相应抗体来阻止新冠病毒的扩散
C.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通过阻断相关大分子物质间信息传递来抑制新冠病毒的侵染
D.注射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能使机体永久性获得抗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图为其初次侵入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发生的增殖过程及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①~④代表相关过程,APC为抗原呈递细胞,a~g代表免疫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导致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______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2)图中的免疫细胞a、b、e的共同点有      
A.它们都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
B.它们的细胞表面都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
C.受刺激后,都可以经历活化、增殖过程
D.它们都能分泌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
(3)图中免疫细胞b的活化除了图中所示信号外,还需要___________信号刺激。
(4)制备的mRNA疫苗常用脂质体包裹后才用于接种。请尝试分析用脂质体包裹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2年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文增加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抗原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其原理如下图。结合垫处含有足量的、可移动的、与胶体金结合的抗体1,T处固定有抗体2,抗体1和抗体2与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呈红色。C处固定有抗体1的抗体,与抗体1结合也呈红色。

检测过程中反复进行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过程中此特异性结合共发生____次。若待测样本中不含新冠病毒,显色结果为_________,结果为阴性。
6 . 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包膜病毒,该病毒的S蛋白会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进而入侵细胞。该病毒可通过接触黏膜,飞沫吸入侵入人体。钟南山院士称康复者的血浆对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有很好的疗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是在靶细胞内合成的
B.该病毒有可能通过胞吞或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细胞
C.在公共场合打喷嚏时,应该使用纸巾或用双手捂住口鼻,避免病毒的传播
D.康复者的血浆中含失去致病性的病毒,可以使重症患者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2023-03-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 下图为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a能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并能摄取、处理、暴露抗
B.物质甲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细胞c。使其细胞周期变长
C.当乙肝病毒入侵人体时,物质乙能与其特异性结合
D.当新冠病毒再次入侵人体时,⑦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023-03-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的研发
2021年12月,由我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特效药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批准上市。位于新冠病毒表面棘突蛋白上的受体结合结构成(RBD能够与人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介导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科研团队以RBD为靶位点,开发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流程大致如下:经8位新冠肺炎患者同意后,抽取患者血液检测血高、结合效力好的4位患者血液样本,分离不同的B细胞,并获取其中的抗体相关基因,分别导入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进一步筛选、培养,获得了206种抗RBD的抗体,这些抗体表现出良好的RBD结合活性。
中和作用指抗体与病毒结合,并阻止病毒吸附、感染细胞的效应。如图1,用SPR检测分子间的结合能力,以反映抗体的中和作用。

实验组首先将靶分子固定于传感器芯片上,将一种能与 靶分子结合的物质随缓冲液流过传感器,待结合稳定后加入第二种物质。通过接收器检测第二种物质与固定物的结合量,并与对照组比较,部分实验结果如图2,最终研究团队选用了中和作用最强的抗体,命名为安巴韦单抗,并与罗米司韦单抗进行了联合使用。

研究者表示;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国际多中心试验中展现了优异的安全性和保护性,是至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开展了变异株感染者治疗效果评估并获得最优数据的抗体药物。
(1)抗体是由_____细胞产生的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其化学本质为_____
(2)利用SPR检测抗体的中和作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方案分别是:(按操作顺序选填下列字母)
实验组:_____;对照组:_____
a、将纯化的新冠病毒RBD固定于传感器芯片
b、将待测抗体固定于传感器芯片
c、在缓冲液中加入纯化的新冠病毒RBD,流过传感器
d、在缓冲液中加入纯化的ACE2,流过传感器
e、在缓冲液中加入待测抗体,流过传感器
(3)根据图2可知,_____的作用效果最佳。为确保联合使用发挥更强的效果。两种单抗识别RBD的具体位点应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4)专家指出,即使有了抗新冠病毒抗体特效药也不能替代疫苗接种。请你结合免疫学知识,撰写一段文字,向身边的亲友解释这一观点(不超过100字)_____
2023-02-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新冠病毒(SARS-CoV-2)是RNA病毒,其囊膜上的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侵染人体细胞。将S蛋白基因编码的mRNA包裹在脂质纳米颗粒中制成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翻译出S蛋白,起免疫预防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SARS-CoV-2进入人体能激发持异性免疫反应
B.人体清除SARS-CoV-2是免疫防御功能的体现
C.mRNA疫苗通过主动运输进入人体细胞
D.疫苗中的mRNA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2023-02-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列有关核酸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DNA分子是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
B.新冠病毒RNA的复制需在宿主细胞中进行
C.由于DNA复制有精确的模板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
D.细胞中DNA复制的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
2023-02-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