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一种带有包囊膜的RNA病毒,其通过包囊膜上的S蛋白(棘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囊膜与宿主细胞质膜融合,完成感染过程,如图1所示:图2表示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膜融合过程,说明细胞质膜具有_________的结构特点。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这属于_________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
(2)图2中IL-2可能是_________,其可以促进③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
(3)新型冠状病毒经灭活处理后制成的疫苗是我国进行新冠预防接种的主要类型,我国已开始了第三针(加强针)全面接种工作。病毒灭活处理可使其失去致病性但保留_________,注射疫苗属于_________(填“主动”或“被动”)免疫。接种冠状病毒疫苗的人仍然可能感染冠状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
(4)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可以注射康复病人的血清进行治疗,原因是_________。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医生判断其出现了_________
2 . 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科学家在康复者体内检测到了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和病毒特异性的抗体,进一步研究发现,特异性T细胞主要针对病毒的S蛋白,且T细胞相对数量和特异性抗体浓度相关性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R>0.8时高度相关
A.特异性T细胞数量与特异性抗体浓度无关
B.康复者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C.S蛋白可作为新冠疫苗开发的候选目标
D.康复者体内可能存在针对新冠病毒的记忆细胞
2022-02-17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新冠病毒通过表面的S蛋白与靶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实现入侵,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增血清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下图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请回答:

(1)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导致宿主的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______识别变化的信号。人体感染新冠病毒直至病毒被清除经过的免疫有__________
(2)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核酸和抗体检测上,与抗体检测相比,核酸检测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___抗体阳性可提示近期感染。若某人抗体检测阳性,核酸检测阴性,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清抗体检测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或协同。常用的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待检血样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本垫,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金标垫上吸附有胶体金(聚集后呈红色)标记的特异性抗原I,若样本中含有病毒特异性抗体,则二者相互作用形成金标记抗原I-抗体复合物,然后继续向前移动,与固定在检测线(T线)的抗原II结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检测线上,产生红色条带。游离的金标记抗原I则继续向前到达质量控制区(C线),与此处固定的特异性抗原I的抗体(图中简称抗抗体)结合,从而使C线发生颜色变化。在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时,将血样与稀释剂混合后,直接添加到样本垫等待15min左右,就可以通过T线与C线的颜色来判断结果。T线与C线都变红色,则为阳性,说明血样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

①检测新冠病毒抗体时,采用的抗原I和II为同种抗原,可选___作为抗原。
②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是因为检测过程中反复进行了___的特异性结合。根据文中叙述,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这种结合有___次。若待测血样中无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则为阴性,显色结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冠病毒的预防主要是接种疫苗,灭活病毒疫苗是一种常见的疫苗,灭活病毒疫苗制备前期需用具有________的细胞培养新冠病毒。两次接种需间隔一段时间,若时间过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疫苗效果。
4 . 2019年底C0VID-19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该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干咳、肌肉酸痛、腹泻等。正常人感染该病原体引起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病人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为调节体温处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同时又有___________的功能。垂体分泌的激素b随体液运往全身,但唯有甲状腺响应,原因是___________
(2)新冠肺炎患者因发烧体温上升,人体会感觉发冷,其产生冷觉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长时间发烧,病人会感觉口渴,引起机体产生渴觉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
(3)当新冠肺炎患者处于体温下降期,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来增加散热。
(4)新冠肺炎病毒又出现了变异新毒株—奥密克戎,防控新冠肺炎不能松懈,大家应积极接种疫苗加强针。当外界抗原侵入机体后,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也进行细胞免疫,当___________与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接触后,导致其裂解死亡。
(5)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网络。
5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埃博拉病毒(EBoV)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高致病性RNA病毒。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为RNA,变异性较强
②两种病毒均需至少复制两次才能获得子代病毒RNA
③SARS﹣CoV﹣2的RNA可直接作翻译模板,EBoV的RNA需复制后才能作翻译模板
④两种病毒在进化过程中都是独立进化的,与其他物种无关
⑤两种病毒首次RNA复制所需的酶并不都是在侵入宿主细胞后合成
⑥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与肺部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6 .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条正链RNA的冠状病毒,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
A.冠状病毒的体内含有核糖体等细胞器
B.病毒体内的RNA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该病毒遗传物质水解可得到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D.冠状病毒的细胞质膜含有N和P两种元素
7 . 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衣壳外面包裹着脂质包膜,其上排列较宽的棘突蛋白(S 蛋白),图 1 表示其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图 2 为将新冠肺炎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到健康猴子体内后,抽取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测定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的角度去分析,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______________(抗体/抗原)。
(2)棘突蛋白(S 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 ______________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从而入侵人体细胞,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这些宿主细胞能被 ______________细胞识别并裂解。
(3)得到图 2 结果的实验中,实验组注射灭活的疫苗,对照组注射__________。据图2判断疫苗组在接种后 42 天前产生抗体的细胞由 ___________分化而来,在第 42 天两条曲线升高,表明猴子体内抗体数量突然上升,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则可用于治疗 ______。(选项在后面)
A.红斑狼疮B.过敏性鼻炎C.艾滋病D.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
8 . 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对抗该病毒。如图是免疫系统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免疫(填“体液”、“细胞”或“无法确定”),细胞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①-⑤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_____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当新冠病毒再次进入新冠肺炎康复者机体时,体内a过程引发的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定点学说认为,人和高等恒温动物的体温类似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的作用相当于恒温箱的调定器,是调节温度的基准。新冠肺炎感染者出现发热现象是由于病毒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人体的_______________(填结构)起着体温调定点的作用。某新冠肺炎患者持续高烧39.5℃,该状态时其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关系是产热量____________散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 . 在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中,有时使用到糖皮质激素(GC)。GC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正常机体调节GC分泌的途径如下图所示(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下列关于G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冠肺炎患者使用GC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消灭病毒
B.长期大量使用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减弱
C.GC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分级调节
D.GC的分泌过程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
2022-01-16更新 | 401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热身生物试题
10 . 如图表示某种真核生物DNA片段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④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组成________(填“噬菌体”或“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这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别是新冠病毒含有____
(2)体内DNA复制时,催化形成图甲中⑩形成的酶是_______________,催化⑨断裂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
(3)图乙过程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
(4)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_______
(5)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杂合双链区的多少来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该技术的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两种生物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