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循环阈值(Ct值)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病毒的扩增产物达到可检测水平所需的循环次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把感染者出院标准规定为两次核酸检测Ct值均>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t值为40和Ct值为35的核酸扩增产物的量可能相等
B.Ct值越高,则表示病毒浓度越高,检测所需的时间越长
C.一般来说,确诊者出现症状时,Ct值较低,体内病毒浓度较高
D.体积分数75%的酒精可使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杀的目的
2023-02-08更新 | 83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生物试题
2 . 现阶段,我国在逐步落实新冠疫苗的免费接种计划。我国人民接种的新冠疫苗是由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一种不具有逆转录特性的单链RNA病毒,简称SARS—COV-2)研制而来,安全性较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疫苗进入人体内环境后,吞噬细胞能将相应抗原呈递给T细胞
B.该疫苗需在低温下运输和保存,以避免其在高温下丧失抗原特性
C.人体的效应T细胞都能诱导被SARS-COV-2侵染的细胞发生凋亡
D.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繁殖时,其遗传信息传递无需碱基T参与
2021-05-21更新 | 3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三5月模拟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3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对于解除隔离管理标准做了新规定:轻型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可解除隔离管理。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某基因的Ct值是指将某目的基因与过量的荧光素混合后放入PCR反应体系中,随PCR产物的积累荧光信号逐渐增强,将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次数称为Ct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N基因和ORF基因的Ct值时,应先通过逆转录得到N基因和ORF基因对应的DNA序列
B.采样标本中的N基因和ORF基因数量越多,Ct值越大
C.PCR反应过程中每次循环都要经历目的各不相同的两次升温和一次降温
D.基因工程中PCR技术可用于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以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2022-05-26更新 | 5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闭合球形囊泡,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上有多种用途。新冠病毒的S蛋白是主要的抗原蛋白。科研人员将新冠病毒S蛋白的mRNA包裹在阳离子脂质体内并递送到人体细胞中,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图为该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体包裹着mRNA能避免mRNA被相关的酶水解
B.S蛋白的mRNA可直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
C.脂质体表面带阳离子有利于被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吸引
D.S蛋白的mRNA需要经过翻译后才能发挥作用
2022-04-23更新 | 4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5 . 在临床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中国科学家发现除了新冠病毒外,还有其他许多病原微生物也在推波助澜,加重病情,增大治疗难度。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了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黄曲霉等真菌,关于这些病原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属于原核生物
B.这些病原微生物属于营寄生的异养型生物
C.真菌比细菌更难杀灭的原因可能与其结构与人类更相似有关
D.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与大肠杆菌都有核糖体
6 . 科研人员对200多名健康志愿者接种第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在不同时间对他们体内新冠病毒抗体IgM和IgG及总抗体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抗体IgM和IgG中,IgG在人体内保护性作用更持久
B.新冠疫苗接种后,产生多种抗体的原因是灭活病毒含有多种抗原物质
C.新冠疫苗接种后,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促进B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
D.新冠病毒疫苗进入机体后,可被树突状细胞识别
2022-05-09更新 | 4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7 .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国政府和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各种新冠疫苗的研发和临床试验,mRNA疫苗正在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RNA 疫苗进入细胞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mRNA疫苗控制病毒蛋白质合成发生在核糖体中
C.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A-T、C-G、G—C、U-A配对
D.翻译出的病毒蛋白质会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
2022-02-26更新 | 4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8 . 新冠病毒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屡屡变异,据报道,奥密克戎突变株再次发生突变,其变异体被称为BA.2.研究发现 BA.2 对人类的致死率下降,但该病毒的传染性及隐蔽性更强,这对人类在未来建立公共卫生项目提出了极大地挑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变异体 BA.2 对人类的致死率下降,这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B.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 DNA 上也可以发生在 RNA 上
C.新冠病毒可通过突变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
D.变异体 BA.2 的变异会导致其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改变
2022-04-29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疆昌吉州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9 . 初步研究发现,奥密克戎这个突变株有太多突变。研究者在南非发现一名患有AIDS的女性感染了新冠病毒,216天之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才由阳性转为阴性。在216天的时间里,病毒在她体内一代代的接力变异。经采样测序,她体内的新冠病毒发生了32次突变。2021年12月消息,中国科兴实验室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加强针后血清中的奥密克戎抗体阳性率为9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力低下人群清除病毒的能力弱,病毒不容易积累突变
B.不应孤立地看待某一种传染病,传染病之间也可能有联系
C.加强针的接种可有效提高血清中抗体对奥密克戎病毒株的中和能力
D.减少疫区旅行、戴好口罩、注意洗手,是关键而有效的防疫措施
10 . 抗菌肽又名多肽抗生素,内含20~60个氨基酸残基,是广泛存在于昆虫以及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体内的抗菌活性物质,其作用原理是在细菌细胞膜上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最新研究表明,某些抗菌肽对癌细胞甚至病毒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抗菌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B.抗菌肽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不能保持正常渗透压而死亡
C.可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抗菌肽的产量,但最好选择真菌作为受体菌
D.对抗菌肽的研究可为治疗癌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提供新思路
2021-05-03更新 | 9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