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变异株BF.7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代际间隔更短的特点易造成大面积感染。下列关于新冠病毒变异株BF.7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F.7在外界环境中可完成增殖,因此传染力比其他类型强
B.组成BF.7的蛋白质、RNA等物质都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的
C.新冠病毒易产生新变异株与其遗传物质RNA的结构不稳定有关
D.病毒属于生命系统最小的结构层次,BF.7的所有后代构成种群
2024-01-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新型冠状病毒常用的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待检血样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本垫,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金标垫上吸附有胶体金(聚集后呈红色)标记的特异性抗原I,若样本中含有病毒特异性抗体,则二者相互作用形成金标记抗原I-抗体复合物,然后继续向前移动,与固定在检测线(P线)的抗原Ⅱ结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检测线上,产生红色条带。游离的金标记抗原I则继续向前到达质量控制区(S线),与此处固定的抗特异性抗原I的抗体(图中简称抗-抗体)结合,从而使S线发生颜色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是因为检测过程中进行了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B.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过了2次
C.若待测血样中无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显色结果应为P线不变色、S线变红
D.检测已注射过灭活病毒疫苗的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应选择核酸检测而非抗体检测
3 .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力,其遗传物质为“+RNA”,繁殖过程如下图。与大肠杆菌相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遗传物质的复制均需RNA聚合酶
B.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不同
C.蛋白质的合成均需要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D.遗传物质复制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023-07-2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从原始毒株至今已产生多种变种病毒。在印度出现的“双重变异”病毒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该变种病毒共有13处突变,其中E484Q和L452R两处突变使病毒的感染能力更强,且能够避开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的易变异与其遗传物质的结构密切相关
B.该病毒RNA复制时,碱基错误配对是随机、不定向的
C.E484Q和L452R两处突变包含碱基对的替换和增添
D.突变位点可能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导致病毒毒力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器甲是线粒体,含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和外膜的蛋白质种类相同
B.细胞器乙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不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有关
C.细胞器丙与主动运输有关
D.新冠病毒与此细胞都能共有的细胞器为丙
6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科学家迅速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核酸测序并不断深入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外存在一层病毒包膜,该包膜主要来源于病毒最后所在宿主的细胞膜。包膜上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结构特征符合流动镶嵌模型
B.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新型冠状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D.为获得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用于科学研究,可以用普通培养基在体外培养
2023-07-1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下图表示新冠病毒利用包膜上的棘突蛋白(S蛋白)与宿主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完成侵染以及在宿主细胞内的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RNA既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翻译的模板
B.(-)RNA既是翻译的模板,也是病毒遗传物质复制的模板
C.过程①②③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需要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D.病毒RNA聚合酶、宿主细胞的RNA聚合酶发挥作用时所需模板相同
2023-06-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唾液中含有新冠肺炎病毒,可以传播新冠肺炎,所以我们提倡使用公筷
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清洗餐具时一定要彻底,这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高温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新冠肺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其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细胞
9 . 新冠疫情的快速控制,离不开我国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对新冠病毒(一种RNA病毒)的快速检测能力。荧光定量PCR可定量检测样本中DNA含量,其原理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的同时,加入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并生成荧光分子,即DNA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如图),荧光监测系统随时接收荧光信号变化。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次数称为循环阈值(Ct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CR技术不能直接扩增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用于检测
B.做荧光定量PCR之前,需要根据cDNA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和探针
C.Ct值越大,被检测样本中病毒数目越多,对被检测者的危害性越大
D.最终监测的荧光强度与起始时反应管内样本DNA的含量呈正相关
10 . 迄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我国也在根据疫情的变化情况不断地调整应对的方针,科学地应对有利于更有效的防控。图中a表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图b表示对志愿者接种疫苗的情况。依据免疫学原理,并结合图形所作分析正确的是(       
      
A.据图a分析,①、②曲线上升部分表明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特异性免疫尚未被激活
B.据图a分析,对被感染者体内抗原检测在乙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
C.据图a、b分析,被感染者病毒水平的下降是取决于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的结果
D.据图b分析,当前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全程接种+加强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